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0:31
原文展示:
朔风诗 其四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白话文翻译:
你喜欢芳草,怎能忘记你所赠的呢?
繁华将要盛开,但秋霜却使它凋零。
你若不加宠幸,难道我的心意就不真诚吗?
秋天的兰花可以比喻你,桂树在冬天依然绽放。
注释:
- 芳草:指美丽的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 尔贻:尔,指你;贻,意为赠送。
- 繁华:盛开的花朵,象征着美丽和繁荣。
- 秋霜:秋天的霜,象征着凋零和寒冷。
- 垂眷:给予关心和眷顾。
- 诚:真心、真实的情感。
- 秋兰:秋天的兰花,象征高洁的品德。
- 桂树:常青的树木,象征着长久和永恒。
典故解析:
- 秋兰:在古代文化中,兰花常被用来象征高雅的品德,尤其是与君子相结合。
- 桂树:桂树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表示高洁、持久的理想和追求,尤其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够盛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以其才华和情感深邃著称。他是曹操的儿子,因其出众的文学才华而受到广泛赞誉。
- 创作背景:曹植的诗作常常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和家庭关系时,他的情感更加深沉。此诗可能是对某位佳人的思念与表达。
诗歌鉴赏:
《朔风诗 其四》通过对芳草、繁华、秋霜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以芳草、秋兰、桂树等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以“子好芳草”引入,引发读者对佳人的思念;而“繁华将茂,秋霜悴之”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瞬息万变,伴随着季节的变化,美丽也难免凋零,这种对美好事物无奈的感叹,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君不垂眷,岂云其诚”,则表达了对爱情真诚的渴望,以及对未得到回应的失落感。最后一句“秋兰可喻,桂树冬荣”则旨在强调即使在逆境中,依然可以保持高洁的品德和内心的坚定。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真情和美好的期望,令人印象深刻。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 芳草: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着爱情的美丽。
- 秋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
- 秋兰:象征高洁的情操与不屈的精神。
- 桂树:象征着长久与持久的理想。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芳草”象征什么?
A. 美丽的事物
B. 凋零的情感
C. 时光的流逝
- “秋霜”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喜悦
B. 悲伤与无奈
C. 希望
- 诗中提到的“秋兰”可以比喻为?
A. 高洁的品德
B. 凋谢的花朵
C. 转瞬即逝的美好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诗词对比:
- 曹植与陶渊明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但曹植更加强调情感的细腻和复杂,而陶渊明则展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洒脱与淡然。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 《曹植诗词全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