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9: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9:12:48
白鹤栖青松,愿与人世违。
松高风露寒,却向人间飞。
江湖无稻粱,岁莫将畴依。
稽首浮丘公,涕泪洒毛衣。
浮丘怜老鹤,解悟既往非。
浴以丹池泉,照以若木晖。
翛然骨髓清,还向青松归。
松叶烟茸茸,松华雾菲菲。
可栖复可食,其乐天下稀。
如何从雁骛,喋呻图身肥。
白鹤栖息在青松上,愿意与世俗生活相违背。
松树高耸,风露寒冷,却又向人间飞去。
江湖之地没有稻米和粮食,岁月难以依靠田地。
恭敬地向浮丘公致敬,泪水洒落在我的衣服上。
浮丘公怜悯这只老鹤,领悟到过去的一切都是非。
在丹池的泉水中洗浴,沐浴在若木的光辉下。
我神清气爽,依然向青松归去。
松叶如烟般轻盈,松花似雾般飘渺。
既可以栖息又可以食用,其乐在世间实属稀少。
然而如何能从雁阵中飞去,喋喋不休地追求身体的肥胖?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而闻名,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刘基还俗后,他经历了世俗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借白鹤和青松的意象,抒发对自由和精神归宿的渴望,反映了他对道教哲学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白鹤和青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开篇的“白鹤栖青松”直接引出诗歌的主题,白鹤作为自由和高洁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松高风露寒,却向人间飞”,则表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尽管向往自然的静谧,却又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牵绊。
“江湖无稻粱,岁莫将畴依”这一句,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困顿和对物质的无奈,展现了生存的艰难。而“稽首浮丘公,涕泪洒毛衣”则表露了他对长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流露出对浮丘公的敬仰和对自己处境的感伤。
最后,诗人在“浴以丹池泉,照以若木晖”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回归自然,体会“可栖复可食,其乐天下稀”的淡泊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超脱,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也有对理想生活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白鹤栖于哪种树上?
诗中提到的“浮丘公”象征什么?
诗人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