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56:13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北山的寺庙高高在上,面朝广阔的东边大漠,在他乡的酒席上,偶遇志同道合的朋友。
飞舞的花瓣已似初秋的雪,帽子掉落又何必在夜间的狂风中去捡呢?
经历百折千回却仍坚守的山色如赤红般鲜明,几棵榆树忽然露出了寺门的红色。
世间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逃避的呢?如何能让那萸囊天天缝制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晋,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一生才华横溢,作品风格独特,尤其擅长诗词和山水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和友人在北山寺聚会,正值风雨交加,诗中透露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山寺的自然景色和聚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惜及对生活的思考。首句“北寺高台大漠东”,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感,给人一种高远的视觉冲击。诗人将北山寺与大漠相连,仿佛在呼应着孤独与相逢的主题。
接下来的“他乡尊酒两萍逢”,则转入对友人相聚的温馨描绘,酒席上的欢聚让人倍感亲切,仿佛两朵漂浮的萍草相遇,随风而舞。诗人在这里以酒会友,表达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向往。
“飞花巳作先秋雪”,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飞舞的花瓣如同初秋的雪,既是对秋天的暗示,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此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美好瞬间的留恋和对生命无常的认知。
最后两句“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则引发深思,诗人感叹世间诸多烦恼无法逃避,然而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这繁杂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安宁,实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样,情感层次深邃,是对友谊、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友谊、自然、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寺”指的是什么?
A. 东边的寺庙
B. 北山的寺庙
C. 南方的寺庙
诗中“飞花巳作先秋雪”意在表达什么?
A. 花瓣飘落如雪
B. 秋天将要来临
C. 雪已经下了
“世间何事非堪避”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逃避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渭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描写自然景观上有相似之处,但徐渭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自省。这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