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8:30
疏雨过轻尘,圆沙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细雨过后,轻尘飘落,圆润的沙土上铺满了绿色的草坪,红色衣襟的燕子频繁飞来。春天乍暖乍寒,花事已了,留不住这美好的春光,城墙外的春色渐渐远去。归来的梦境苦涩难真,离别的情感更加深厚,恨不得天涯海角的消息无从得到。想要谈论去年今天的事情,有几个呢,去年的那些人?
朱彝尊(1628年-1686年),字佩弦,号秋实,晚号赤城,清代诗人,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其在词和诗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
《南楼令》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经历的多次人生变故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慨,映射出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
《南楼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苦涩。诗中“疏雨过轻尘”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惆怅的氛围,细雨洗净了尘世的浮华,却也带来了人心的孤寂。接下来的“圆沙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将春天的景色与燕子的轻盈结合,勾勒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但随之而来的“乍暖乍寒花事了”则将这种美好打断,表现出春天的短暂和脆弱,令人感到无奈和惋惜。
诗中“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刻感受,真切的归梦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深沉的思念。最后一句“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则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旧友的怀念,表现出了一种无奈的失落感,强调了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无情。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雨”、“燕”、“花”等自然元素,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情感的流动,情感基调则是伤感而又充满思索,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过去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疏雨过轻尘”中的“疏雨”指的是: A. 大雨 B. 细雨 C. 暴雨
“乍暖乍寒”形容的是: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诗中“恨天涯芳信无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南楼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题材上都是关于离别与思念,但李清照更多表现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而朱彝尊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悲伤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往事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