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楼令》

时间: 2025-05-03 21:48:30

诗句

疏雨过轻尘,圆沙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

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

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

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8:30

原文展示

疏雨过轻尘,圆沙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白话文翻译

细雨过后,轻尘飘落,圆润的沙土上铺满了绿色的草坪,红色衣襟的燕子频繁飞来。春天乍暖乍寒,花事已了,留不住这美好的春光,城墙外的春色渐渐远去。归来的梦境苦涩难真,离别的情感更加深厚,恨不得天涯海角的消息无从得到。想要谈论去年今天的事情,有几个呢,去年的那些人?

注释

  • 疏雨:细小的雨。
  • 轻尘:轻微的尘土或污垢。
  • 圆沙:如圆形沙粒,形象化的描写草地。
  • 翠茵:绿色的草地。
  • 红襟:指燕子,因燕子身上常有红色部分。
  • 乍暖乍寒: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 花事:花开花落的事情。
  • 塞垣:城墙,指代城市的边缘。
  • 芳信:美好的信件或消息。
  • 去年人:指去年的朋友或爱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8年-1686年),字佩弦,号秋实,晚号赤城,清代诗人,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其在词和诗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南楼令》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经历的多次人生变故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慨,映射出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南楼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苦涩。诗中“疏雨过轻尘”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惆怅的氛围,细雨洗净了尘世的浮华,却也带来了人心的孤寂。接下来的“圆沙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将春天的景色与燕子的轻盈结合,勾勒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但随之而来的“乍暖乍寒花事了”则将这种美好打断,表现出春天的短暂和脆弱,令人感到无奈和惋惜。

诗中“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刻感受,真切的归梦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深沉的思念。最后一句“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则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旧友的怀念,表现出了一种无奈的失落感,强调了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无情。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雨”、“燕”、“花”等自然元素,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情感的流动,情感基调则是伤感而又充满思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疏雨过轻尘:细雨过后,轻微的尘土飘落,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2. 圆沙结翠茵:沙土上结成的绿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春天的生机。
  3. 惹红襟乳燕来频:红襟燕子频繁飞来,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4. 乍暖乍寒花事了:春天来去无常,花已经凋零,暗示时间的流逝。
  5. 留不住,塞垣春:美好的春色无法留住,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6. 归梦苦难真:归来的梦境是苦涩的,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追忆。
  7. 别离情更亲:离别让情感更加深厚,反映出时间和空间对情感的影响。
  8. 恨天涯芳信无因:对远方友人的想念,却无从传达,表现出孤独感。
  9. 欲话去年今日事:希望谈论去年同一时间的事情,展现出思念的深情。
  10. 能几个,去年人?:对去年的朋友感到无奈,时间的流逝让人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比作红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 拟人:春天的天气变化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特征,表现了时间的无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乍暖乍寒”,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过去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净与重生,也暗示着思念的情感。
  •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亦代表着归属与温暖。
  • :象征着美好与短暂,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反映出对过去的思念与现实的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疏雨过轻尘”中的“疏雨”指的是: A. 大雨 B. 细雨 C. 暴雨

  2. “乍暖乍寒”形容的是: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3. 诗中“恨天涯芳信无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南楼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题材上都是关于离别与思念,但李清照更多表现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而朱彝尊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悲伤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往事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朱彝尊《南楼令》原文及解析
  • 清代诗词研究资料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村居即事六言十首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 二叠 和朱主簿四首 杂咏一百首·马援 又追和坡韵一首 舟中寄景建 摘玉堂红皱玉 其一 次韵徐守宴新进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贫无立锥之地 东蛮 俯仰于人 口字旁的字 龙跳虎伏 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遗疏 教结尾的成语 丑拙 非刑逼拷 锢身 既得利益 不假思索 镸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