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15
营州少年猎城下,
楼居主人何为者?
爱观陈迹赋如龙,
不与鲜卑斗驰马。
从教辽东无管宁,
沧波政须濯吾缨。
楼头无时对山色,
笔端有喙能秋声。
朝来见画思远策,
惭负团茅旧泉石。
少姨寄我瑶华音,
蓬莱水浅嵩云深。
营州的少年们在城下打猎,
这座楼的主人究竟是何人?
他喜爱观赏古迹,赋诗如龙,
却不愿与鲜卑人争斗驰骋。
即使辽东没有管宁这样的贤士,
沧海之波也须要洗净我的衣缨。
在楼头,总是能看到山色,
而我的笔端却能传达秋声。
今晨看到画作,思绪万千,
羞愧辜负了那团茅的泉石。
少姨寄给我瑶华的音信,
蓬莱水浅,嵩山云深。
卢挚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融入个人哲思。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题见山楼诗卷》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诗,诗人通过对营州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开篇以少年猎城下的场景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活力与青春的气息,接着转向楼居主人,表现出诗人对这位主人身份的好奇与探讨。通过“赋如龙”的比喻,诗人强调了主人对古迹的热爱和文化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文化自信。
诗中提及“鲜卑”与“管宁”,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鲜卑象征着外族的侵略,而管宁则是对士人的推崇,表现出诗人对于和平与文化传承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楼头无时对山色”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笔端的“秋声”则是对秋季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尤其是“惭负团茅旧泉石”,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惋惜与自责。最后的“瑶华音”和“蓬莱水浅嵩云深”则是向往美好理想与生活的象征,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对未来的希冀。
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过往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的“鲜卑”指的是哪个民族?
A. 汉族
B. 北方游牧民族
C. 南方民族
D. 西域民族
“惭负团茅旧泉石”中“团茅”的意思是:
A. 茅草
B. 美酒
C. 诗歌
D. 美好
诗人通过“笔端有喙能秋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伤感
C. 高兴
D. 忧虑
两首诗均关注自然景色,表达诗人的情感,但王维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豪情与奔放,反映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