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见山楼诗卷》

时间: 2025-04-26 19:53:15

诗句

营州少年猎城下,楼居主人何为者?

爱观陈迹赋如龙,不与鲜卑斗驰马。

从教辽东无管宁,沧波政须濯吾缨。

楼头无时对山色,笔端有喙能秋声。

朝来见画思远策,惭负团茅旧泉石。

少姨寄我瑶华音,蓬莱水浅嵩云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15

原文展示

营州少年猎城下,
楼居主人何为者?
爱观陈迹赋如龙,
不与鲜卑斗驰马。
从教辽东无管宁,
沧波政须濯吾缨。
楼头无时对山色,
笔端有喙能秋声。
朝来见画思远策,
惭负团茅旧泉石。
少姨寄我瑶华音,
蓬莱水浅嵩云深。

白话文翻译

营州的少年们在城下打猎,
这座楼的主人究竟是何人?
他喜爱观赏古迹,赋诗如龙,
却不愿与鲜卑人争斗驰骋。
即使辽东没有管宁这样的贤士,
沧海之波也须要洗净我的衣缨。
在楼头,总是能看到山色,
而我的笔端却能传达秋声。
今晨看到画作,思绪万千,
羞愧辜负了那团茅的泉石。
少姨寄给我瑶华的音信,
蓬莱水浅,嵩山云深。

注释

  • 营州:古地名,今辽宁省一带。
  • 鲜卑: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与汉族发生冲突。
  • 管宁:东汉时期的名士,以清白闻名。
  • 濯吾缨:意为洗净衣服的流行习俗,象征洁净。
  • 瑶华音:指美好的音信或音乐。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挚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融入个人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见山楼诗卷》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诗,诗人通过对营州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开篇以少年猎城下的场景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活力与青春的气息,接着转向楼居主人,表现出诗人对这位主人身份的好奇与探讨。通过“赋如龙”的比喻,诗人强调了主人对古迹的热爱和文化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文化自信。

诗中提及“鲜卑”与“管宁”,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鲜卑象征着外族的侵略,而管宁则是对士人的推崇,表现出诗人对于和平与文化传承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楼头无时对山色”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笔端的“秋声”则是对秋季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尤其是“惭负团茅旧泉石”,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惋惜与自责。最后的“瑶华音”和“蓬莱水浅嵩云深”则是向往美好理想与生活的象征,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对未来的希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营州少年猎城下:描写少年在城外打猎,展现青春活力。
  2. 楼居主人何为者:对主人身份的好奇,设问引出下文。
  3. 爱观陈迹赋如龙:主人热爱历史,赋诗如龙,暗示其才华。
  4. 不与鲜卑斗驰马:主人不愿与外族争斗,表现内心的和平愿望。
  5. 从教辽东无管宁:即使辽东没有贤士,仍需保持文化自信。
  6. 沧波政须濯吾缨:沧海的波涛需要洗净衣物,象征清白之志。
  7. 楼头无时对山色:无时不对山色,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8. 笔端有喙能秋声:笔下发出秋声,暗示对秋天的感受。
  9. 朝来见画思远策:早晨看到画作,思绪万千,展现诗人的思考。
  10. 惭负团茅旧泉石:对往昔的愧疚,表现诗人的内心矛盾。
  11. 少姨寄我瑶华音:少姨寄来美好的音信,暗示情感的寄托。
  12. 蓬莱水浅嵩云深:象征理想与美好,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赋诗比作龙,表现诗人的才华与气势。
  • 拟人:笔端有喙,赋予笔墨以生命,传达情感。
  • 对仗:如“瑶华音”与“蓬莱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过往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青春与活力。
  • 山色:自然的美,象征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 秋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感受。
  • 瑶华:象征美好的音信与情感寄托。
  • 蓬莱:理想与美好的象征,代表追求的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鲜卑”指的是哪个民族? A. 汉族
    B. 北方游牧民族
    C. 南方民族
    D. 西域民族

  2. “惭负团茅旧泉石”中“团茅”的意思是: A. 茅草
    B. 美酒
    C. 诗歌
    D. 美好

  3. 诗人通过“笔端有喙能秋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伤感
    C. 高兴
    D. 忧虑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山水之美,融入个人情感,诗风清新。
  • 李白《庐山谣》:亦描绘自然之美,更加奔放,展现豪情与个性。

粗略解读

两首诗均关注自然景色,表达诗人的情感,但王维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豪情与奔放,反映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卢挚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追和严内翰诸公寿和斋易翁六十诗 西湖观打鱼同王紫巘若云立安朱开黄作四首 其三 游苏子美沧浪故园 粉盐豆 与致政孔千兵 己丑秋之京旅途口占二首 其一 晨起抵京 再次还鹤韵三首 漫兴和樊山同秦伯未作 怡颜堂 和仲达雪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蜀鸟 禾字旁的字 至言去言 微行 包含晤的词语有哪些 否终复泰 飞谋钓谤 诡行 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素结尾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尊贤使能 仅只 日月如流 焚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