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6:45
作者: 陈克侯 〔明代〕
边臣祇远役,去去梦魂劳。
望日辞仙掌,临霜拭宝刀。
嘶群征马急,避缴度鸿高。
便有银鱼在,那能换市醪。
这首诗表达了边疆将领为了国家尽职尽责,远离家乡的艰辛。诗人感叹自己在梦中也因远行而心神疲惫。望着日头告别仙界,准备在露霜中擦拭宝刀。战马嘶鸣,急于奔赴战场,避开一切障碍,飞跃高空。即使手中有银鱼,也无法换来市场上的美酒。
作者介绍: 陈克侯,明代诗人,以诗歌表达忠诚和家国情怀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边疆任职期间,诗人因公出征,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职务的忠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战乱。
《出京晚宿芦沟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边塞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远行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职责的坚守。开篇“边臣祇远役”直接点明了身处的环境与角色,进一步引入疲惫的内心状态。接着“望日辞仙掌”这一句,通过想象告别仙界,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描写的“嘶群征马急”与“避缴度鸿高”,生动展现了战场的紧迫感,表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豪情。
整首诗交织着思乡与战斗的双重情感,既有对权力的渴望,也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便有银鱼在,那能换市醪”,则深刻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诗人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也无法忘却个人的情感与需求,表现出深厚的悲悯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边塞生活,表达了忠诚职责与思乡之情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故乡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边臣”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在诗中,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表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