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4:00
庚辰春日重过门楼胡衕故宅
城西郎官屯,多官阅一宅。
家公昔为郎,有此湫隘室。
朝阳与夕阳,屋角红不积。
春雨复秋雨,双扉故钉齿。
无形不知老,有质乃易蚀。
往事思之悔,至理悟独立。
中有故我魂,三呼如欲出。
在庚辰年春天,我再次来到门楼胡同的老宅。
在城西的郎官屯,有一座曾被多位官员居住的宅子。
我的父亲曾在这里做过官,这里有一间幽暗狭小的房间。
朝阳和夕阳照射在房屋的角落,虽然红光闪烁,却没有积累。
春雨和秋雨交替而至,双扉的钉子早已生锈。
无形的岁月令人难以察觉地老去,物质的东西却容易被侵蚀。
回忆往事令我感到悔恨,领悟到至理名言使我愈发独立。
内心深处仍存有往日的灵魂,仿佛在三声呼唤中想要逃出。
“家公昔为郎”中的“家公”指的是作者的父亲,强调了个人与历史、家族的联系;“无形不知老”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龚自珍(1792-1841),字澄甫,号定庵,晚号香祖,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激烈的思想著称,尤其在反清复明的思想背景下,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于龚自珍在外任职期间,因春日重游故宅,勾起了他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感慨,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历史的思考。
《庚辰春日重过门楼胡衕故宅》是龚自珍在重游故宅时所作的诗,作品通过描绘故居的场景,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反思。诗中以“城西郎官屯”开篇,设置了地理背景,紧接着描绘了父亲曾在此居住的情景,表现出家族传承与个人历史的交织。
作者运用“朝阳与夕阳”“春雨复秋雨”等意象,展现了时光的流转与岁月的无情,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无形不知老,有质乃易蚀”则直指人生的无常与脆弱,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思考生命的本质。
最后,诗人在“中有故我魂,三呼如欲出”中揭示了内心深处对故我、故土的思念与呼唤,展现了对自我身份的探索与思索,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城西郎官屯,多官阅一宅。
描绘了故宅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强调这座宅子曾为多位官员所居。
家公昔为郎,有此湫隘室。
通过个人家庭的历史,突出了对故居的情感依恋。
朝阳与夕阳,屋角红不积。
诗句中使用了光影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春雨复秋雨,双扉故钉齿。
描述了时间的轮回,表达对昔日繁华的怀念。
无形不知老,有质乃易蚀。
反思人生的脆弱与无常,强调物质的消逝。
往事思之悔,至理悟独立。
表达了对过去的悔恨与对人生道理的领悟。
中有故我魂,三呼如欲出。
强调了个人身份与内心深处的挣扎。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流逝、人生无常与个人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故土和过往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揭示了在无常中追求独立与自我认知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故宅”位于哪里?
诗中“无形不知老”反映了什么主题?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思念,但龚自珍的诗更加强调了对时间流逝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以上为《庚辰春日重过门楼胡衕故宅》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