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3:0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3:02:31
九日登高座寺
作者: 释今无 〔明代〕
已知秋色满江关,此意凭高益莫删。
世乱恰当为客苦,山空愈觉背人闲。
秦淮万户晴烟里,高坐孤亭落照间。
事事顿令华鬓改,菊花应亦笑衰颜。
已知秋天的色彩已经布满了江边的关口,这种情怀在高处更加显得不可磨灭。
世事纷乱,恰好让人做客时感到痛苦,山空旷之时,愈发觉得身边人都显得冷清。
秦淮河上万家灯火在晴朗的烟雾中,独自高坐在亭子里,落日的余晖洒在身上。
一切都使得我的鬓发逐渐变白,菊花也应该对我衰老的面容微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今无,明代僧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高所思,结合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的孤独感。
这首诗通过登高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时局的思考。开篇便以“秋色满江关”引入,秋天的气息与登高的活动相结合,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接下来,诗人借助“世乱”的背景,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不安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高坐孤亭,落日余晖,意象的运用使得全诗具有了浓厚的感伤色彩,诗人孤独的心情在“背人闲”中愈发明显。
“事事顿令华鬓改,菊花应亦笑衰颜”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诗人用菊花象征自己的人生,既有高洁又有衰老的双重含义,折射出一种对岁月的感慨与接受。
整首诗气韵流畅,情感真挚,反映出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与对社会动荡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对岁月流逝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孤独感?
A. 江水
B. 孤亭
C. 菊花
“世乱恰当为客苦”中的“客”指的是?
A. 游客
B. 诗人
C. 外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