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抵家后口占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4:59:16

诗句

日日亲知少送迎,不堪回首问平生。

儿童老大髭须白,强半登堂说小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16

原文展示:

日日亲知少送迎,不堪回首问平生。儿童老大髭须白,强半登堂说小名。

白话文翻译:

每天亲友见面却少有人来送别,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人生。儿童已经长大,白发满头,许多人已经来到我家,问我小时候的名字。

注释:

  • 亲知:亲近的朋友。
  • 送迎:送别和迎接。
  • 不堪:不忍心,无法承受。
  • 回首:回想,回顾。
  • 问平生:询问我的一生。
  • 儿童:指年轻的朋友或亲戚。
  • 老大:长大成年。
  • 髭须白:形容年纪大,白发苍苍。
  • 强半:大多数,几乎所有。
  • 登堂:到家里,来访。

典故解析:

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回到家乡后与亲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儿童老大髭须白”反映了朋友之间的变化,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煦,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友情和时光的思考。胡煦的诗风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胡煦回到故乡之际,见到久别的朋友和亲人,感受到人生的变化与无常,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慨。

诗歌鉴赏:

《抵家后口占 其二》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亲友的珍惜。诗的开头“日日亲知少送迎”写出了与亲友相聚的频率,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接着“问平生”更是引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似乎在问自己,这一生走过了怎样的路。

“儿童老大髭须白”一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孩子已成长为满头白发的成年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出对朋友年华已逝的惋惜。最后“强半登堂说小名”,则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仍然愿意回忆起彼此的童年,亲切而温暖。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描绘生活中小细节的同时,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时间的流逝,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怀念,更是对生命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亲知少送迎:每天见面的人少了,送别和迎接的场合也减少,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减弱。
  2. 不堪回首问平生:回首往事,感到心痛,不由自主地想要询问自己的过去,暗示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3. 儿童老大髭须白:曾经的孩子们已经长大,白发满头,表现出岁月的流逝。
  4. 强半登堂说小名:大多数朋友都来访,并提起小时候的名字,体现了对童年记忆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昔日的儿童与今天的白发人,突显时间的无情。
  • 排比: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增强诗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表达其对生命的影响。

主题思想:整首诗述说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亲友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儿童:象征纯真和美好的时光,代表过去。
  2. 白发:象征衰老和时光的流逝,代表现在。
  3. 小名:代表记忆和亲密,体现人际间的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儿童老大髭须白”,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小朋友们都长大了
    • B. 人们的年纪大了
    • C. 时间的流逝
    • D. 以上都对
  2. “日日亲知少送迎”中的“少”意思是:

    • A. 很多
    • B. 一些
    • C. 很少
    • D. 不少

答案

  1. D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感慨,风格更为沉重,情感更为深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以草原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情感上更为明媚和豁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闵雨 梦中作得六句觉后足成 梅二首 蔓菁花诗 麻子山二首 麻子山二首 庐陵曾氏临江作亭以舍过客因同舍来求诗 龙洞二首 龙洞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如意 星月交辉 逮意 包含柴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束手旁观 瓜字旁的字 玲珑透漏 先意希旨 齿字旁的字 坐薪尝胆 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令酒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林泉计 沈雁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