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50
感皇恩
王恽 〔元代〕
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
拄杖长行觅周老。
三杯两盏,不致玉山倾倒。
与君何处去乾冈好。
松影闲庭,长吟藉草。
白发多来故人少。
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
一声邻笛起催归早。
每天午餐后,总要去幽静的地方闲谈。
我拄着拐杖,长途跋涉去找周老。
三杯酒两盏茶,已然不怕酒杯倾倒。
和你一起去的地方,乾冈是最好的。
松影摇曳于闲庭,长吟吟唱草地上的诗句。
白发渐渐增多,昔日的朋友却越来越少。
春天的山在何处?两棵寒梅已经枯萎。
邻居的笛声响起,催促我早早回家。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诗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常流露出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作者在这段时期经历了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内心对时光流逝及人事变迁的感慨,使得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感皇恩》是一首表达对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感慨的诗。诗中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的“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描绘了诗人午后与友人闲聊的宁静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悠闲的气氛。接着,诗人提到“拄杖长行觅周老”,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白发多来故人少”一句更是直接表露了诗人的失落与孤独,反映了人到中年后对友谊与青春的怀念。在此情境中,诗人用“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来描绘春天的消逝与生命的无常,体现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感伤。最后一行“邻笛起催归早”,则是对生活日常的回归,暗示着诗人虽感怀往昔,但终究要面对现实生活的召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反思,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怀念旧友与青春,同时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现实的接受,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周老”是指什么?
“白发多来故人少”的意思是?
在诗中,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