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感皇恩》

时间: 2025-05-04 03:31:50

诗句

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

拄杖长行觅周老。

三杯两盏,不致玉山倾倒。

与君何处去、乾冈好。

松影闲庭,长吟藉草。

白发多来故人少。

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

一声邻笛起、催归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50

原文展示:

感皇恩
王恽 〔元代〕

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
拄杖长行觅周老。
三杯两盏,不致玉山倾倒。
与君何处去乾冈好。
松影闲庭,长吟藉草。
白发多来故人少。
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
一声邻笛起催归早。

白话文翻译:

每天午餐后,总要去幽静的地方闲谈。
我拄着拐杖,长途跋涉去找周老。
三杯酒两盏茶,已然不怕酒杯倾倒。
和你一起去的地方,乾冈是最好的。
松影摇曳于闲庭,长吟吟唱草地上的诗句。
白发渐渐增多,昔日的朋友却越来越少。
春天的山在何处?两棵寒梅已经枯萎。
邻居的笛声响起,催促我早早回家。

注释:

  • 幽讨:指在幽静的地方谈论或讨论。
  • 周老:指周代的老者,可能是诗人心中的好友或长辈。
  • 玉山倾倒:比喻酒喝得太多,可能造成的醉酒。
  • 乾冈:指位于高处的山,象征着人们向往的高洁之地。
  • 松影闲庭:松树的影子在安静的庭院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寒梅枯槁:寒梅是冬天开花的梅花,枯槁则表示生命的凋谢。
  • 邻笛:邻居的笛声,代表生活的日常和归家的召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他的诗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常流露出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作者在这段时期经历了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内心对时光流逝及人事变迁的感慨,使得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歌鉴赏:

《感皇恩》是一首表达对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感慨的诗。诗中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的“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描绘了诗人午后与友人闲聊的宁静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悠闲的气氛。接着,诗人提到“拄杖长行觅周老”,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白发多来故人少”一句更是直接表露了诗人的失落与孤独,反映了人到中年后对友谊与青春的怀念。在此情境中,诗人用“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来描绘春天的消逝与生命的无常,体现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感伤。最后一行“邻笛起催归早”,则是对生活日常的回归,暗示着诗人虽感怀往昔,但终究要面对现实生活的召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反思,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每天午餐后,便要去幽静的地方闲谈,表明诗人喜欢与友人交流的生活态度。
  2. “拄杖长行觅周老”:诗人年迈,拄杖而行,寻找旧友周老,显示出对友情的渴望。
  3. “三杯两盏,不致玉山倾倒”:喝酒时心态轻松,不会因醉酒而失态。
  4. “与君何处去乾冈好”:询问友人去哪里,乾冈是理想之地,象征着追求高尚的境界。
  5. “松影闲庭,长吟藉草”:在松影下的庭院中吟唱,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6. “白发多来故人少”:白发渐增,昔日的好友却越来越少,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7. “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春天的山在哪里?两棵寒梅已枯萎,隐喻生命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8. “一声邻笛起催归早”:邻居的笛声响起,催促诗人回家,揭示生活的日常与责任。

修辞手法

  • 比喻:“玉山倾倒”比喻醉酒的状态,生动形象。
  • 拟人:“松影闲庭”,让松树的影子似乎也在悠闲地摇曳,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工整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怀念旧友与青春,同时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现实的接受,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午餐:象征着日常生活的平凡与安逸。
  • 拄杖:代表着年迈与无奈,反映出对时间的感慨。
  • 寒梅: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的消逝。
  • 邻笛:代表生活的日常与归家的召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周老”是指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老师
    • C. 诗人的亲戚
    • D. 诗人的敌人
  2. “白发多来故人少”的意思是?

    • A. 朋友变得越来越多
    • B. 诗人变得越来越年轻
    • C. 诗人感到孤独,朋友渐少
    • D. 诗人很快乐,朋友依旧
  3. 在诗中,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热爱
    • B. 对生命无常的惋惜
    • C. 对春天的期待
    • D. 对春天的厌倦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与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而王恽的《感皇恩》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友谊的珍视,二者在主题上有异但都流露出对时光与生命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王恽年谱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九月初二夜雨过垂虹桥,书感同梦西 蝶恋花 蝶恋花 和公渚 蝶恋花八首 其三 蝶恋花 吴江道中 蝶恋花 其四 蝶恋花 其一 芦花 蝶恋花 烹茶 蝶恋花 寄纤月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蹑景追风 羽字旁的字 嫣润 黑字旁的字 长林丰草 包含斡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抚今追昔 里字旁的字 毅勇 祥灵 鸿毳沉舟 瓜绵 鹏霄万里 龝字旁的字 讲是说非 包含拒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