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千秋岁引 其三 赠轻轻》

时间: 2025-04-26 21:16:03

诗句

绿波南浦,一段销魂赋。

怕见江南合欢树。

梨花影似娉婷女。

娉婷泪似梨花雨。

曲栏干,深院宇,愁来路。

妾自傍鸳鸯湖畔住。

郎自向凤凰山畔去。

试问银河几时渡。

有情总被无情负。

负情悔被多情误。

欲往愬。

休往愬。

天怜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6:03

原文展示:

千秋岁引 其三 赠轻轻
作者:樊增祥 〔清代〕

绿波南浦,一段销魂赋。
怕见江南合欢树。
梨花影似娉婷女。
娉婷泪似梨花雨。
曲栏干,深院宇,愁来路。
妾自傍鸳鸯湖畔住。
郎自向凤凰山畔去。
试问银河几时渡。
有情总被无情负。
负情悔被多情误。
欲往愬。
休往愬。
天怜汝。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的河流旁,绿波荡漾,这段文字满含销魂之情。
我怕见到江南的合欢树。
梨花的影子就像那娉婷的女子。
而她的泪水则似梨花的细雨。
曲折的栏干,深邃的院落,让我愁苦不已。
我住在鸳鸯湖畔,
而你却在凤凰山旁远去。
我想问天上的银河,何时才能渡过。
有情的人总是被无情的人所伤。
负了情,却又悔恨多情的误解。
我想要去倾诉,
但又不愿去倾诉。
愿天怜悯你。

注释:

  • 南浦:南方的河流,古代常用以指代江南水乡。
  • 销魂赋:形容情感深沉,令人陶醉的诗篇。
  • 合欢树:一种花开时美丽的树,象征爱情和团聚。
  • 娉婷: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丽。
  • 梨花雨:梨花盛开时的细雨,常用来表达柔美和愁苦。
  • :古代女性的自称,表示谦卑。
  • 银河:指天上的星河,常与爱情、相思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作品多描写情感和自然,风格清新婉约,擅长抒情和描写细腻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樊增祥对故乡与情感的思索之中,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复杂态度。

诗歌鉴赏:

该诗以清丽的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开头的“绿波南浦”就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南方的水乡让人心生向往。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诗人却感到深深的愁苦,尤其是“怕见江南合欢树”这一句,表明了因思念而引发的苦楚。合欢树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在此却选择回避,显示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梨花的影子和眼泪的相互映衬,展现了爱人间柔美而又悲伤的情感。尤其是“娉婷泪似梨花雨”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柔情与泪水,暗示着两人之间的离愁。诗中提到的“曲栏干,深院宇”,更是将这一份愁苦推向极致,深院的幽静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几句则深入探讨了情感的复杂性,“有情总被无情负”道出了爱与被爱的无奈,情感的纠葛让人难以自拔。诗人虽有倾诉之欲,但却又因对方的无情而感到无能为力,最终只能寄托于天意,希望有一天能得到怜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绿波南浦,一段销魂赋。”:描绘南方水乡的美丽与情感的深邃。
    • “怕见江南合欢树。”:表达了对爱情的恐惧与逃避。
    • “梨花影似娉婷女。”:用梨花的影子比喻爱人的美丽。
    • “娉婷泪似梨花雨。”:细腻地表达了女子的柔情与泪水。
    • “曲栏干,深院宇,愁来路。”:描绘了愁苦的环境与内心的孤独。
    • “妾自傍鸳鸯湖畔住。”:表明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相思之苦。
    • “郎自向凤凰山畔去。”:展现了两人分离的无奈。
    • “试问银河几时渡。”:借银河表达时空的遥远与爱情的艰难。
    • “有情总被无情负。”:揭示了爱情中常见的失落与无奈。
    • “负情悔被多情误。”:反映了负情与多情之间的辩证关系。
    • “欲往愬。休往愬。”:表达了倾诉的欲望与内心的挣扎。
    • “天怜汝。”:寄托了对爱的祈愿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梨花与女子相提并论,增强了感情的生动性。
    • 拟人:情感被赋予生命,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爱情的无奈与思念展开,展示了人们在情感中所经历的苦涩与美好,发人深省。

意象分析:

  • 绿波南浦:水乡意象,象征美丽的环境与悠长的情感。
  • 合欢树:象征团聚与爱情,代表着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向往。
  • 梨花:常与爱情关联,象征柔美与脆弱。
  • 鸳鸯湖:象征爱情的忠贞与美好。
  • 银河:象征遥远与难以触及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波南浦”描绘的是哪个地区的风景?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梨花影似娉婷女”中的“娉婷”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鸟
    • D) 一种树
  3. 诗人对合欢树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害怕
    • C) 无所谓
    • D) 崇拜

答案

  1. B) 南方
  2. B) 美丽的女子
  3. B) 害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煜):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的情感。
  • 《离骚》(屈原):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表达了对爱情与生命的感慨,具有相似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能够理解《千秋岁引 其三 赠轻轻》的诗意,还能深入探讨其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戏书日用事 随意 宿华严寺 舟中夕望 述怀 岁暮独酌感怀 自警 夏日 散步湖上至野人家 雨寒戏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枕安卧 玉字旁的字 热词 远行无急步 包含鸠的词语有哪些 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雷轰顶 川字旁的字 下串 邑字旁的字 五马六猴 冠山戴粒 齐字旁的字 飨奠 窘涩 家丑不可外谈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