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晏子谏杀烛邹》

时间: 2025-07-12 16:15:38

诗句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

”公曰:“勿杀!

寡人闻命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15:38

诗词名称: 晏子谏杀烛邹

作者: 刘向 编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晏子谏杀烛邹》原文: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白话文翻译

齐景公喜欢打猎,烛邹在一次狩猎中失去了鸟。齐景公因此非常愤怒,命令官员准备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请列举其罪以求得杀之。齐景公说可以。于是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举烛邹的罪行:第一,烛邹让君主的鸟儿被猎杀,这是第一条罪;第二,因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第三,诸侯们会因此听闻,认为君主重视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第三条罪。晏子数完烛邹的罪后,请求杀掉他。齐景公说:“不要杀他!我已经听到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 打猎,捕鸟的行为。
  • 亡之: 使其失去,失去鸟。
  • 诏吏: 向官员发出命令。
  • 数之: 逐一列举其罪。
  • 重鸟而轻士: 重视鸟类而轻视士人。

典故解析:

  • 晏子: 晏婴,齐国的政治家,以智慧和仁德著称。他的谏言常常能够平息君主的怒火。
  • 杀烛邹: 体现了君主权力与臣下之间的矛盾,晏子以理服人,挽救了烛邹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向,字子骏,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整理与评论。他的作品多以古文为主,强调道德教育与历史教训。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晏子在齐景公面前为烛邹辩护的故事,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政治伦理和士人对于君主的劝谏职责。齐景公的暴怒与晏子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理智与感情的冲突。


诗歌鉴赏

《晏子谏杀烛邹》不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一篇蕴含深刻政治智慧的哲理性作品。晏子以其机智和辩才,巧妙地将烛邹的三条罪行一一列举,既揭示了君主轻率的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也展示了士人对君主的责任感。通过列举罪行,晏子不仅为烛邹辩护,更是在维护士人的尊严与地位。

此外,诗中流露出对权力的反思。在权力面前,个人的命运常常显得脆弱无助,然而,晏子的智慧与勇气却为烛邹带来了生的希望。这种士人对君主的劝谏不仅是对个人的保护,更是对国家治理理性的呼唤。

全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晏子的辩论逻辑严密,语言生动,既有理性分析,又富有情感深度,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风范和智慧,也启示后人如何在权力与道义之间找到平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齐景公好弋: 指齐景公热爱打猎,显示出他的性格特征。
  •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说明烛邹未能成功捕获鸟,引发了君主的怒火。
  •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 晏子开始为烛邹辩护,强调要理性分析问题。
  •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指出因小失大,君主的决策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说明此事对国家威望的影响,强调士人地位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 晏子与齐景公的性格对比,突显理智与感情的冲突。
  • 排比: 通过列举三条罪行,增强论证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理性与道德的重要性,士人不仅要为自己辩护,更要为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君主的宠爱与短视。
  • 士人: 代表忠诚于国家和君主的道德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齐景公为什么愤怒?

    • A. 烛邹捕鸟失败
    • B. 烛邹背叛了他
    • C. 烛邹没有来朝见
    • D. 烛邹伤了他
  2. 晏子列举了几条罪行?

    • A. 一
    • B. 二
    • C. 三
    • D. 四
  3. 晏子的辩护最终结果如何?

    • A. 杀了烛邹
    • B. 赦免了烛邹
    • C. 逐出国境
    • D. 罚款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 孟子关于君臣关系及道德的讨论。
  • 《史记》: 记录古代士人对抗权威的故事。

诗词对比: 比较《晏子谏杀烛邹》与《论语·为政》中的劝谏思想,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士人的道德责任与君主的道德义务,但在表达方式上,《晏子谏杀烛邹》更具戏剧性与生动性,而《论语》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论语》
  2. 《史记》
  3. 《先秦诸子选读》

以上为《晏子谏杀烛邹》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为天随居士纪本事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和田守) 踏莎行 踏莎行·壬午,一九四二年 踏莎行 慰某 踏莎行 踏莎行·送黄简世讲留学美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变躬迁席 审几度势 无染 河汾门下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見字旁的字 辱结尾的成语 包含赶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包含匏的词语有哪些 民词 晓夜 异爨 令人生畏 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不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