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0: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19:36
贫来生计了无关,愿托空林尽日闲。
种秫灌溪聊自适,摊书时对北窗山。
我贫穷的生活与生计无关,只希望能够在空旷的树林里悠闲度日。
种植水稻,灌溉小溪,随意享受生活;闲暇时在北窗前读书,面对着山景。
此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反映了清代士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作者介绍:安广誉,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在清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许多士人选择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贫来生计了无关,愿托空林尽日闲”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接下来的“种秫灌溪聊自适”,则描绘了他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显示了对自耕自足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能养活自己,也让他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亲密的快乐。最后一句“摊书时对北窗山”则将生活的闲适与文化的追求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书卷之间找到的平衡。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既有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的理想生活环境是什么?
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摊书”一词的意思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但更侧重于饮酒作乐的豪情;而安广誉的《偕长兄无旷移榻南林二首》则强调宁静的田园生活,体现出一种内向的淡泊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