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缕曲 晚浴 三十三叠前韵》

时间: 2025-05-11 15:27:38

诗句

竹醉篱头酒。

乍炎风、送来婪暑,日西斜否。

湿遍轻容芳汗透,指印欲黏圆斗。

怯热信、伏催三九。

满注兰汤看沃雪,掩明窗、分付银钩守。

钗才卸、螺鬟首。

香泉一掬明珠走。

知灵液、深深几许,试探纤手。

肌滑凝脂巾易拭,疏雨梨花娇受。

教小玉、且牢缄口。

未许窥帘移烛影,赚饼金、憎煞昭阳丑。

妆重整、回廊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5:27:38

原文展示

金缕曲 晚浴 三十三叠前韵
作者: 叶绍本 〔清代〕

竹醉篱头酒。乍炎风送来婪暑,日西斜否。湿遍轻容芳汗透,指印欲黏圆斗。怯热信伏催三九。满注兰汤看沃雪,掩明窗分付银钩守。钗才卸螺鬟首。香泉一掬明珠走。知灵液深深几许,试探纤手。肌滑凝脂巾易拭,疏雨梨花娇受。教小玉且牢缄口。未许窥帘移烛影,赚饼金憎煞昭阳丑。妆重整回廊牖。

白话文翻译

在竹篱笆旁,酒香四溢。忽然,热风送来了炎暑,太阳正西斜下。汗水湿透了轻盈的容颜,指印在肌肤上仿佛要粘上那圆月。热气逼人,真让人感到压迫。盛满兰汤的浴桶像沃雪般洁白,掩盖明亮的窗户,叮嘱银钩要守好。刚卸下螺鬟的钗子,香泉一捧如明珠般滑落。知晓那灵液究竟有多深,轻轻试探细腻的手。肌肤如凝脂般滑腻,轻纱易拭,细雨如梨花般娇羞。让小玉小心翼翼地闭口,不让人窥探帘后烛光的影子,恨透了那昭阳似的丑态。妆容重新整理,回到回廊的窗户前。

注释

  • 竹醉:形容竹子在酒香中似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乍炎风:突如其来的热风,表现出夏日的炎热。
  • 芳汗透:形容汗水渗透了轻薄的衣物,暗示热情和娇羞。
  • 兰汤:指用兰花浸泡的洗浴水,象征清洁和芳香。
  • 银钩:指的是窗户上的钩,寓意守护隐私。
  • 凝脂:形容肌肤光滑如凝固的脂肪。
  • 昭阳:出自神话,指光明而艳丽的形象,文中用以形容不堪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绍本(约1642年-约1712年),清代诗人,字毓芳,号秋水,江苏人。他以词著称,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柔美和生活的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成作于清代,正值盛夏,诗人描绘了一位女子沐浴后轻松悠然的情景,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娇羞,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歌鉴赏

《金缕曲 晚浴》是一首典雅细腻的词作,整首词以沐浴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盛夏酷热中洗浴后的娇态。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

词的开头,诗人运用“竹醉篱头酒”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环境,随即引入“乍炎风送来婪暑,日西斜否”,将炎热的夏日气息带入读者的心中,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女子在热气中的羞涩与娇媚。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女子沐浴后的状态,汗水渗透衣衫,指印欲黏,生动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娇羞。

词中“香泉一掬明珠走”之句,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与女子的洁净,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最后,词人以“未许窥帘移烛影,赚饼金憎煞昭阳丑”来收束全篇,既表达了对个人空间的珍视,也暗示了对外界喧嚣的厌恶,使整首词在细腻中透出了一丝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醉篱头酒: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暗示诗人心境的闲适。
  2. 乍炎风送来婪暑,日西斜否:突出了夏日的炎热,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3. 湿遍轻容芳汗透:细腻地描写了女子因热而出汗的娇羞。
  4. 指印欲黏圆斗:形象化的表达了肌肤的娇嫩与感性。
  5. 怯热信伏催三九:表现出对热的无奈,暗示夏日的漫长。
  6. 满注兰汤看沃雪:以兰汤比作沃雪,形容浴水的洁净与清凉。
  7. 掩明窗分付银钩守:隐喻保护隐私的意愿。
  8. 钗才卸螺鬟首:描绘女子卸下发饰的细腻瞬间。
  9. 香泉一掬明珠走:比喻洗浴水的清澈,传达出美与洁净。
  10. 知灵液深深几许,试探纤手:表达了对身体的探索与自我欣赏。
  11. 肌滑凝脂巾易拭:赞美肌肤的光滑与细腻。
  12. 疏雨梨花娇受:形容女子如梨花般娇羞。
  13. 教小玉且牢缄口:表达对隐私的重视。
  14. 未许窥帘移烛影:强调保护个人空间。
  15. 赚饼金憎煞昭阳丑:表达对外界的反感。
  16. 妆重整回廊牖:以整妆结尾,象征着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兰汤看沃雪”,形象生动。
  • 拟人:如“竹醉”,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美”的主题,探讨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优雅与娇羞,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欣赏,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新、自然。
  • :代表闲适与欢愉。
  • :象征热情与女性的娇羞。
  • 兰汤:寓意洁净与芳香。
  • 明珠:象征美丽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汤”象征什么?

    • A. 热情
    • B. 洁净
    • C. 悲伤
  2. 诗中“钗才卸螺鬟首”描绘的是哪一场景?

    • A. 吃饭
    • B. 沐浴
    • C. 睡觉
  3. 诗中提到的“昭阳”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美丽
    • B. 丑陋
    • C. 温暖

答案

  1. B. 洁净
  2. B. 沐浴
  3. B. 丑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梅花落》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女性的细腻与柔美,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流露。
  • 温庭筠的《梅花落》:描绘了自然的美,侧重于景物的表现与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阳关图二首 景珍太博见示旧倡和蒲萄诗因而次韵 再次韵寄子由 以团茶洮州绿石砚赠无咎文潜 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 薄薄酒二章 慧林中禅师真赞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减字木兰花(春) 谢檀敦信送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洋金 采字头的字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琥珀拾芥 攀桂 喉清韵雅 识时务 牙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买笑寻欢 神态自若 百听不厌 虚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