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摸鱼儿十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2:10:11

诗句

但匆匆、蒲团一觉,仙源非复前度。

乱红飞尽清溪暗,谁与斜阳为主。

春又暮,问树上流莺,经几闲风雨。

画船自渡。

只那日门前,依依流水,呜咽学人语。

还记得,倩影盈盈载路。

蝶裙钿朵无数。

断肠只有花能解,费尽酒边诗句。

嗟我误,悔不向、花间荷锸同春住。

明朝甚处。

待载得香魂,苏家坟畔,吹笛踏青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11

原文展示

摸鱼儿十首 其一
李慈铭

但匆匆蒲团一觉,仙源非复前度。
乱红飞尽清溪暗,谁与斜阳为主。
春又暮,问树上流莺,经几闲风雨。
画船自渡。只那日门前,依依流水,呜咽学人语。
还记得,倩影盈盈载路。
蝶裙钿朵无数。
断肠只有花能解,费尽酒边诗句。
嗟我误,悔不向花间荷锸同春住。
明朝甚处。待载得香魂,苏家坟畔,吹笛踏青去。

白话文翻译

这诗描绘了诗人匆忙中在蒲团上小憩,感慨仙境已不再。春天的花瓣纷飞,清澈的溪水暗淡,谁能与夕阳争辉?春天又到了尾声,问那树上的黄莺,经历了多少风雨。画船自我渡过,只记得那天在门前,依依流水中,传来呜咽的学人语。还记得她的倩影盈盈,随着春路而行,身着蝶裙,头戴珠花无数。唯有花能解我心中的忧愁,尽管我在酒边吟诗。唉,我真是误了,后悔没有在花间用锸子留住春天。明天我将去何处?希望能载着那香魂,在苏家坟旁,吹笛踏青而去。

注释

  • 蒲团:一种坐垫,常用于禅修时坐。
  • 仙源:指仙境或理想的境地,诗人感慨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
  • 乱红:指春天的花瓣,形容花谢的景象。
  • 流莺:指黄莺,一种鸟,象征春天的生机。
  • 蝶裙钿朵:形容女子穿着如蝶一般的裙子,头上装饰珠花,展现美丽的形象。
  • 断肠:形容心中极为悲伤,无法自已。
  • 香魂:指花香或美好事物的灵魂,象征着美好回忆。

典故解析

  • “春又暮”:春天的结束,表达时间流逝的无情。
  • “苏家坟畔”: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墓地,寓意追思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慈铭,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寄托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时光荏苒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令人印象深刻。诗人以“蒲团一觉”开篇,描绘了一个慵懒的场景,仿佛在告诉读者,人生如梦,短暂而易逝。接着,诗人对春天的流逝感到惋惜,特别是“乱红飞尽”的画面,勾勒出一种凋零的美感,这种美感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与失落。诗中提到的“流莺”与“画船”,不仅象征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在追忆往事时的孤独。

而“蝶裙钿朵无数”则让人联想到美丽而短暂的青春,诗人用花解忧,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最后的“待载得香魂,苏家坟畔”,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希望能与美好永远相伴,然而现实却总是残酷。

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的开篇通过“但匆匆蒲团一觉”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 “仙源非复前度”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因现实的变化而感到失落。
  • “乱红飞尽”描绘了春天结束的景象,带出一种哀伤的氛围。
  • “问树上流莺”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寄托了对春天的思念。
  • “画船自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倩影盈盈载路”则是对美好回忆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源”比作理想的境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流莺被赋予了人性,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乱红飞尽”和“清溪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情的感慨,体现了对青春与美好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团:象征安逸与宁静。
  • 仙源:象征理想与追求。
  • 乱红、流莺: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蝶裙、钿朵:象征青春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炎热

  2. 诗人对过去的感觉是怎样的?
    A. 怀念与失落
    B. 快乐与满足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李慈铭的《摸鱼儿十首 其一》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春天的感慨,但李慈铭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在宏观层面上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李慈铭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七 过瓜洲镇 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 其一 晨炊翫鞭亭二首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六 观善斋 天丝行 阻风泊舒州长风沙二首 其二 见张钦夫二首 跋忠敏任公遗帖 小舟晚兴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袖呈 雨字头的字 吴生体 画荻丸熊 惊神泣鬼 全开头的成语 贻厥孙谋 瓜字旁的字 祈忏 一字旁的字 携男挈女 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浦口 榑桑 方字旁的字 蹐地踨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