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3:24
浪淘沙 清明
作者:沈谦 〔明代〕
雨过小窗前。几处莺声。纷纷花柳障春城。我自愁多如中酒,人道清明。
箫鼓画船轻。游当何曾。倚帘终日泪盈盈。风里落花浑不响,蓦地心惊。
雨过之后,小窗前传来几声黄莺啼鸣,花柳遮挡了春城的景色,我的愁绪如同醉酒一般,别人却说是清明节。箫声和鼓声伴随着轻舟,游人何曾在此停留?我倚靠在帘子旁,整日泪水盈眶。风中飘落的花瓣没有声音,突然让我心头一震。
沈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江南地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冷暖,作品中常蕴含着深沉的思考和感悟。
《浪淘沙 清明》写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气氛,表达了自己在清明时节难以平复的愁绪与思念,反映了人们在缅怀先人、感受春意时的复杂心理。
这首《浪淘沙 清明》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通过“雨过小窗前”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孤寂的氛围,伴随着“几处莺声”,自然的音效与春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似乎在昭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诗人在享受春光的同时,却感受到无尽的愁苦,正如“我自愁多如中酒”的表述,愁绪如同醉酒一般,难以自拔。
接下来的“箫鼓画船轻”描绘了游人轻舟荡漾的情景,诗人却感到孤独与无奈,仿佛游人和欢声笑语都与自己无关,“倚帘终日泪盈盈”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悲伤与无助。最后一句“风里落花浑不响,蓦地心惊”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落花无声,却令他心头一震,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思索与感怀,既有对生死的沉思,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感受,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反映了在清明节这个怀念和思考生死的时节,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通过自然的描写和自身情感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深刻而富有哲理。
《浪淘沙 清明》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沈谦
C. 杜甫
诗中“我自愁多如中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兴奋
“风里落花浑不响”中的“落花”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衰败与无常
C. 生机
沈谦的《浪淘沙 清明》与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杜甫在《春望》中通过对国破家亡的感慨,展现了对时局的无奈与深思;而沈谦则在清明节的背景下,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两者都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值得深入比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