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04
历尽巴渝路。最难忘论兵煮酒,竹楼高处。归到东南翻索寞,来往都无旧雨。更枫落吴江如舞。绝似灵均沈湘恨,叹从来遇合皆天数。魂踯躅,江之浒。小山佚思谁能补。剩伤心阖闾宫畔,草连荒楚。霸业销沈千年后,尚喜一丘名虎。休便道山川非故。乱石崩涛惊人句,看苏公词笔驱今古。我只合,女郎谱。
这一段旅程走遍了巴渝之地,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那次在竹楼高处与人论兵煮酒的情景。归到东南,却感到无比孤寂,往来的人中再也没有旧日的朋友。更有那枫树在吴江边如同翩翩起舞,恰似灵均与沈湘的悲恨,让我叹息遇合的事情全是天意。我的灵魂在江边徘徊,心中的思绪如小山般无法补偿。唯有在阖闾宫旁留下的伤心,杂草连绵,荒凉如楚地。霸业在千年后已消逝,但我仍喜爱那丘名虎的地方。请不要说这山川不是故地,乱石崩腾的涛声令人震撼,仿佛苏公的词笔将古今一并驱散。我只适合谱写女郎的曲调。
作者介绍:
汪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富有感情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汪东游历吴地归来之际,承载了他对往事的追忆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吴地的风光与历史背景深深影响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金缕曲》以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述从巴渝归来的过程,诗人不仅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还流露出对失去的惋惜。尤其是在“绝似灵均沈湘恨”一句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厚度。
诗中“更枫落吴江如舞”的意象,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霸业销沈千年后”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一种对英雄豪情的追寻与无奈。整体而言,诗词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历尽巴渝路”中的“巴渝”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四川
B. 安徽
C. 江苏
D. 浙江
“更枫落吴江如舞”中,枫树的落叶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时间的流逝
C. 理想
D. 失落
诗中提到的“灵均”和“沈湘”是指哪类人物?
A. 历史英雄
B. 文学家
C. 将领
D. 君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