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6:4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6:42:54
不作彭殇念,吾犹恋椭球。
短长看日夜,身世等蜉蝣。
残鬓睢阳恨,馀生逝水浮。
青阳东国早,春又满蛉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作者不想沉溺于对逝去岁月的悲伤,但仍对生活充满留恋。日夜交替,人生如同蜉蝣般短暂。尽管鬓发已白,心中却依旧留有遗憾,余生如同逝水般匆匆流逝。春天早早降临东国,蛉洲又迎来了满目的春光。
章炳麟(1860-1933),字季常,号秋水,晚号澹斋,清末民初的诗人、翻译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兼具古典与现代,常常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
《饯岁》创作于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变迁剧烈,作者通过此诗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
《饯岁》是章炳麟的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现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悟。全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联的结构,简约而富有韵律感。开头两句“不作彭殇念,吾犹恋椭球”,表明作者对逝去的岁月不愿沉溺于悲伤之中,反而更倾向于珍惜当下的生活。这种积极的态度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联“短长看日夜,身世等蜉蝣”,通过蜉蝣这一意象,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接着“残鬓睢阳恨,馀生逝水浮”,在感叹年华已逝的同时,展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淡淡的惋惜。最后一句“青阳东国早,春又满蛉洲”则带有一种希望与复苏的意味,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机,弥补了前文的忧伤。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于表现力,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虽然岁月已逝,仍然要积极面对生活,迎接新的希望。
诗中“蜉蝣”用来比喻什么?
“青阳东国早”中的“青阳”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