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 其三》

时间: 2025-07-12 06:21:45

诗句

晴雪好,万瓦玉鳞浮。

照夜不随青女去,羞明应为素娥留。

只欠剡溪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6:21:45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三
晴雪好,万瓦玉鳞浮。
照夜不随青女去,
羞明应为素娥留。
只欠剡溪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雪的美丽时刻,万瓦的屋顶如同浮动的玉鳞。明亮的月光在夜空中照耀,但却不愿意跟随青女(指的是月亮的另一种说法)离去,似乎是因为它害羞,想要为素娥(嫦娥)留下。只希望能有条小船在剡溪上。

注释:

  • 晴雪:晴天中的雪,表示天气晴朗,雪景美丽。
  • 万瓦:形容屋顶数量很多,瓦片闪烁如玉鳞。
  • 青女:指月亮,常用来形容其清冷的色彩。
  • 素娥:指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
  • 剡溪:位于浙江省,风景如画,诗人希望能有船在此游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号震川,晚号澄江,诗文兼擅,尤以词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美景和内心情感,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三》以清新优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冬日雪景。诗中“晴雪好,万瓦玉鳞浮”以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晶莹的氛围,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接下来的“照夜不随青女去,羞明应为素娥留”则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欣赏,又带有一丝对嫦娥的思念和敬仰。最后一句“只欠剡溪舟”则为全诗增添了一层渴望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剡溪上泛舟游玩的愿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深刻,是杨慎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晴雪好,万瓦玉鳞浮”:描绘了雪后晴天的景象,屋顶如同玉片闪烁,令人感到清新美好。
    • “照夜不随青女去”:月光照耀夜空,但不愿意跟随青女离去,表现了月亮的孤独与羞涩。
    • “羞明应为素娥留”:月光似乎在为嫦娥而留,流露出对月中仙子的敬爱。
    • “只欠剡溪舟”: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剡溪上游玩的愿望,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屋顶比作“玉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的景色。
    • 拟人:月光被描绘得有羞涩之情,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了对传统文化中嫦娥形象的敬仰。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青女素娥:分别代表月亮和嫦娥,传达了对美丽事物的思索与向往。
  • 剡溪舟:代表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生活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瓦玉鳞浮”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房屋数量多
    B. 雪的晶莹
    C. 夕阳的美丽

  2. “羞明应为素娥留”中的“素娥”指的是谁?
    A. 青女
    B. 嫦娥
    C. 诗人自己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美景的欣赏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月亮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思考,情感深沉而豪放。
  • 《水调歌头》:苏轼在词中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杨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塞芦子(芦子关属夏州,北去塞门镇一十八里) 秋风二首 房兵曹胡马诗 一室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遣兴五首 其一 饮中八仙歌 西阁口号(呈元二十一) 病橘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透井 贪夫殉利 心字底的字 赫赫声名 救世济民 曲意承迎 传圭袭组 练达老成 潦倒 病字头的字 林立 屮字旁的字 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母老虎 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