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3:51
齐天乐
重阳采胭脂豆汁作雁来红,因赋,和美成韵
作者: 姚华 〔清代〕
秋风妆尽春红影,争知雁来偏晚。
冷月钻篱,斜阳掠地,时节并刀偷剪。
柴扉更掩。正寒菊初华,小庭凉簟。
好趁醉颜未颓,闲笔注吟卷。
江南红豆任采,似肝胆沥滴,相思无限。
老梦留人乡心怯,信情到姿随势转。
湖湘路远。藉露橘霜橙,笋苞同荐。
又是重阳,茱囊教替敛。
秋风把春天的红色妆点得无影无踪,谁知大雁来得偏晚。
冷月透过篱笆,斜阳掠过大地,时节如同刀子般悄然剪去。
柴门再次紧闭,正值寒菊初放,小庭院里凉席微凉。
趁着醉颜尚未消退,闲来写下诗卷。
江南的红豆随意采摘,仿佛是肝胆的流淌,思念无尽。
老梦留人,乡愁令人怯懦,情感随着姿态而转变。
湖湘的路途遥远,露水打湿橘子霜霜,竹笋与之同荐。
又到了重阳节,茱萸袋教我收敛。
作者介绍:姚华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描绘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在秋季时节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浓厚的乡愁。
这首《齐天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季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乡愁的思考。开篇便以“秋风妆尽春红影”引入,营造出一种凋零的意境,表现出秋天的萧瑟与春天的逝去。接下来的“冷月钻篱,斜阳掠地”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描绘出秋天的冷清与孤寂。
诗中反复出现的“相思无限”与“乡心怯”则是诗人情感的核心,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尤其是“江南红豆任采,似肝胆沥滴”,将思念之情比作红豆的流淌,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情感的深厚和难以割舍。
结尾部分提到的“重阳”,不仅仅是节日的到来,更是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整个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表现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出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于爱情和亲情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冷月”指什么?
诗中“江南红豆”象征什么?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齐天乐》的情感内涵与艺术特征,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