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46
枫鹤堆岚霭,阳台枕水湄。
风清月冷好花时。
惆怅阻佳期。
别梦游蝴蝶,离歌怨竹枝。
悠悠往事不胜悲。
春恨入双眉。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美丽景色,枫树与白鹤在云雾中交织,阳台静静地靠在潺潺流水的边缘。清风拂面,月光冷淡,正是赏花的佳时节。然而,心中却满是惆怅,无法与心爱的人相聚。梦中似乎化作了蝴蝶,然而离别的歌声却如同怨恨的竹枝。往日的种种回忆让人感到无比悲伤,春天的怨恨仿佛化作了眉头上的皱纹。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浩然,元代著名书画家和诗人,擅长山水画,书法被誉为“北宗”。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巫山一段云》创作于赵孟頫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感怀。在元代的社会背景下,诗人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离别,情感愈加细腻而深沉。
这首诗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巫山的山水之美,开篇的“枫鹤堆岚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诗人用枫树与白鹤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境之中。接下来的“阳台枕水湄”,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一种静谧美好的生活状态。
然而,随着“风清月冷好花时”的到来,诗中的情感却逐渐转向惆怅,诗人对佳期的阻碍和离别的哀伤在此刻显得格外明显。特别是“别梦游蝴蝶,离歌怨竹枝”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与追忆,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美好,而竹枝则带有一丝忧伤的气息,象征着失去与离别。
最后两句“悠悠往事不胜悲,春恨入双眉”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春天本应是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季节,但在诗人的内心,却化作了深深的愁苦与怨恨。全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深沉的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让读者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巫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现了深刻的情感。
诗中“枫鹤堆岚霭”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惆怅阻佳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