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20
天香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薰亚金丝,香参玉垄,沈沈冷麝如水。
故国茄花,王孙芳草,尽化海山云气。
半囊晻蔼,空悟破,枯禅一指。
休问壸天日月,销磨苾刍身世。
拈来信多妙谛,贮烟煴写经馀事。
叹息百年硕果,等閒匏系。
万感都成蜡味。但愁惹西来暗尘起。
更倦残熏,生酸老泪。
这首诗描绘了香气的芬芳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人用“冷麝如水”来形容香气的清冷,似乎在追忆故国的美好景象。故国的茄花和芳草在云气中缥缈变幻,令人感伤。诗人提到“半囊晻蔼”,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质疑日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感慨,尽管信仰和智慧让人领悟许多道理,但仍难以摆脱内心的惆怅。最后,诗人感叹百年所获得的成就却与心灵的满足无关,感伤的情绪化作蜡味,苦闷的心情让他倍感疲惫,泪水流淌不止。
郑文焯(约1660—约1730),清代诗人,字百川,号默庵,生于福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郑文焯的中年时期,正值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诗中意象丰富,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天香》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郑文焯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香气、自然和人事融为一体。诗的开头描述香气的细致,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仿佛身处于一个芬芳的世界。接着,诗人将这种香气与故乡的美好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对故土的怀念。通过“冷麝如水”的比喻,表达了香气的清冷与淡雅,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随后,诗人转向对生命的思考,提出了对日月流转的质疑,反映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尽管对智慧的追求让他获得了某种领悟,但内心的惆怅依然无法消除。诗的最后几句,诗人以“蜡味”比喻内心的复杂感受,表达出对人生的无奈与疲惫。整首诗在感情上由香气的缥缈渐渐转向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厚的情感。
《天香》通过对香气的描绘,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薰亚金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诗人的身份
B. 香气的细腻
C. 故国的风景
D. 生命的无常
“沈沈冷麝如水”意指:
A. 香气浓烈
B. 香气清冷
C. 生命短暂
D. 对故国的怀念
诗中提到“万感都成蜡味”,主要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内心的复杂感受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