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7-27 15:30:49

诗句

绿锦峰峦似绣。

曲折一渠冰溜。

中有养疴人,敧枕北窗清昼。

清昼。

清昼。

胡蝶还知梦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30:49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张雨 〔元代〕

绿锦峰峦似绣。曲折一渠冰溜。
中有养疴人,敧枕北窗清昼。
清昼。清昼。
胡蝶还知梦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的是如同绣品般的绿锦山峰,蜿蜒曲折的小溪流淌着冰凉的水。溪水旁有个养病的人,靠在北窗下小憩,享受着清晨的宁静。清晨如此美好,不知那翩翩起舞的蝴蝶是否也在梦中。

注释:

  • 绿锦:指色彩鲜艳的绿丝绸,这里形容山峦的颜色如同绣品。
  • 峰峦:山峰和山峦,形容山的连绵起伏。
  • 曲折:形容水流的弯曲,流动不直。
  • 养疴人:生病的人,意在表现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敧枕:斜靠着枕头,形容舒适的姿势。
  • 清昼:清静的白天,指的是安静的午后时光。
  • 胡蝶:蝴蝶,象征着美好与轻松的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词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胡蝶”象征着梦境和自由,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雨是元代的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可能身处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表达出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以“绿锦峰峦似绣”展现了如画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接着,通过“曲折一渠冰溜”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小溪的清凉和灵动,增强了词作的生动性。词中提到的“养疴人”则引入了人物,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胡蝶还知梦否”则引发读者思考,蝴蝶的梦是否与人相通,暗示了对梦境和现实的思索。这种方式不仅使诗歌具备了梦幻色彩,也让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山峦的美丽,使用“似绣”来形容山的颜色和形态,生动形象。
    • 第二句:通过“曲折一渠冰溜”展示流动的水,营造出动静结合的画面。
    • 第三句:引入人物,养病人处于宁静的环境中,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
    • 最后一句:引发对梦境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峦比作“绣”,形象生动。
    • 拟人:胡蝶是否知梦,给蝴蝶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曲折一渠冰溜”和“养疴人,敧枕北窗清昼”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绿锦:象征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繁荣。
  • 曲折溪流:象征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变化。
  • 养疴人:代表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 胡蝶:象征自由、梦境和轻松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锦峰峦似绣”意为:

    • A) 山像绣品一样美丽
    • B) 山上有很多绣品
    • C) 山很高
    • D) 山的颜色是绿色
    • 答案:A
  2. “胡蝶还知梦否”表达了什么?

    • A) 蝴蝶在做梦
    • B) 人与自然的联结
    • C) 蝴蝶不知道人类的梦
    • D) 蝴蝶和人类的梦相通
    • 答案:D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厌恶
    • B) 对自然的欣赏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 C) 对爱情的追求
    • D) 对时间的感慨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梦境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雨的《如梦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运用了梦的意象,但张雨更侧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代词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夜句三首 其三 再酬 送王君玉赴试 杜侍郎挽词三首 次韵夏日 赠魏衍三首 夏夜有怀 和元乐销暑楼晓望 送秦觏二首 和三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渌水 文绣 栩栩 流言止于智者 鬯字旁的字 百方 潆折 支床迭屋 以义割恩 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年不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