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9:55
春晓曲
作者: 袁宏道 〔明代〕
兰灯蕊绽白光残,隔花呼起夜歌鸾。
琵琶转捩娇无力,博山欲炷龙脑寒。
眉稍散黛重重拨,额角轻黄正正安。
侍儿不语流莺语,海棠沉睡赤栏干。
春天的晨曦中,兰花灯蕊绽放着微弱的光芒,隔着花丛传来夜间歌唱的声音。琵琶声轻柔而无力,博山香炉中香气渐渐变冷。眉毛轻轻拨动,额头上的妆容恰到好处。侍女默默无言,仿佛在倾听黄莺的歌唱,海棠花在红色栏杆旁静静沉睡。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号宗道,明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以情感细腻见称,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春晓曲》创作于明代春季,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生命和美好时光的感悟,反映了明代士人的闲适和对春天的珍惜。
《春晓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的开头以“兰灯蕊绽白光残”引入,展现了春晨的宁静与柔和,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接着“隔花呼起夜歌鸾”让人感受到夜晚音乐的余韵,传达出春夜的温柔与浪漫。
在“琵琶转捩娇无力”一句中,诗人用琵琶的声音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柔弱,似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无能为力的心情。接下来的“博山欲炷龙脑寒”,不仅展现了香气渐冷的意象,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短暂,令人感到惆怅。
最后两句“侍儿不语流莺语,海棠沉睡赤栏干”则通过侍女的沉默和海棠的静谧,展现了春天的安宁与美丽,给人一种惬意和恬淡的感觉。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是春天主题的完美体现。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感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安宁与生命的蓬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春晓曲》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海棠在诗中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