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玉楼春 其三 题诗纬》

时间: 2025-04-27 07:47:33

诗句

吴山晓阁妆螺子。

山木倒开蛮镜里。

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

机头小轴穿花绮。

纂就散丝盈络纬。

秋波千顷照芙蓉,无数彩云江畔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7:33

原文展示:

吴山晓阁妆螺子。山木倒开蛮镜里。
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
机头小轴穿花绮。纂就散丝盈络纬。
秋波千顷照芙蓉,无数彩云江畔起。

白话文翻译:

在吴山的清晨阁楼上,妆点着螺壳的装饰。山间的树木在镜子里倒影着。
在笔床上悠闲地写着竹衣的鲜红,书带随意垂挂着藤菜的紫色。
机头的小轴穿过花绮,编织成满满的细丝。
秋天的波光千顷,映照着芙蓉,美丽的彩云在江边升起。

注释:

  • 吴山:指的是位于浙江省的吴山,以其美丽的风景著称。
  • 晓阁:清晨的楼阁。
  • 妆螺子:用螺壳装饰,形容美丽的装饰。
  • 蛮镜: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镜子,形状或材质独特。
  • 笔床:书写的地方。
  • 竹衣红:用竹子制作的衣物,象征生机。
  • 书带:书本的带子。
  • 藤菜紫:指紫色的藤蔓植物。
  • 机头小轴:织布机上的部件。
  • 花绮:装饰用的织物。
  • 散丝:散开的丝线。
  • 络纬:编织的细线。
  • 秋波千顷:形容秋水波光粼粼的景象。
  • 芙蓉:荷花,象征美丽。
  • 彩云江畔:江边升起的彩色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1623-1715),清代诗人,字子华,号云崖,浙江人。毛奇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玉楼春 其三 题诗纬》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文人墨客频繁交流,诗词创作活跃。毛奇龄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吴山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开篇以“吴山晓阁妆螺子”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雅致的境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随后,诗人描绘了山木的倒影与笔床上的创作,展现出艺术与自然的交融。竹衣的红、藤菜的紫,色彩鲜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机头小轴的动作,象征着诗人灵感的流动与创作的过程。最后,描绘了秋天的波光与江畔的彩云,传达出一种恬静与美好的画面。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热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山晓阁妆螺子:描绘清晨的吴山阁楼,妆点得如同螺壳般美丽。
  2. 山木倒开蛮镜里:树木的倒影如镜子般清晰,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3. 笔床闲写竹衣红:在笔床上悠闲地写作,描绘竹子的红色衣物,体现生活的闲适。
  4. 书带自垂藤菜紫:书带随意垂下,紫色的藤菜带来一种生动的色彩对比。
  5. 机头小轴穿花绮:织布机上的小轴穿越花绮,象征着创作过程的细致。
  6. 纂就散丝盈络纬:编织散开的丝线,表现出创作的繁复与美丽。
  7. 秋波千顷照芙蓉:秋水波光照耀着荷花,展现出自然的华美。
  8. 无数彩云江畔起:彩云在江边升起,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妆螺子”,将自然景物与装饰品相结合,增强了诗意。
  • 对仗:诗中的“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交融:自然与人文活动的结合,使得作品更具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山:象征自然之美,代表诗人的故乡。
  • 晓阁:清晨的宁静,暗示新的开始。
  • 竹衣红、藤菜紫:色彩的对比,象征生命的多样性与活力。
  • 秋波、芙蓉、彩云:自然元素交织,体现出诗人的细腻观察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山”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四川
    • D. 安徽
  2. “书带自垂藤菜紫”中的“紫”代表什么颜色?

    • A. 红色
    • B. 蓝色
    • C. 紫色
    • D. 绿色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赞美
    •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科技的追求

答案:

  1. A. 浙江
  2. C. 紫色
  3.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
  • 李白《月下独酌》:虽主题不同,但也追求一种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毛奇龄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书大丞相耶律公挽词二首 其二 中书大丞相耶律公挽词二首 送李端卿之邺台 渡洛 山中有所思 题严君观 回旧山 回旧山 杪春寄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景星凤凰 包含切的成语 皮字旁的字 露堂 羞手羞脚 韋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颓垣废井 絮气 巧立名色 包含镞的词语有哪些 芝菌 英烈传 侈纵偷苟 力字旁的字 物华天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