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5:42
圜丘亲祀自吾皇,
夙驾銮舆建太常。
冕服并行周典礼,
乐歌不数汉文章。
清台夜奏灵光紫,
温室朝迎瑞日黄。
今代侍臣多马郑,
明年应许议明堂。
在圜丘祭祀中,亲自由我皇帝来进行,
早已驾着华丽的车子前往太常寺。
冕服齐全,按照周朝的典礼进行,
乐声歌唱并不逊色于汉朝的文章。
清晨的台上夜间奏起灵光紫色的乐曲,
温室内早晨迎接瑞日的黄光。
如今的侍臣中多有马、郑两家,
明年应该会讨论建立明堂的事宜。
作者介绍:甘立,元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古典文化为基础,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风格严谨而富有气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国家祭天的盛典,表现了皇帝对天的尊崇与对国家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
《郊祀庆成》是一首描写祭天仪式的诗,展现了元代皇帝的威仪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中以“圜丘亲祀”开篇,直接点明祭天的主体和重要性,皇帝的亲自祭祀体现了对天的敬畏与虔诚。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盛大的场面,冕服与典礼并行,乐曲与歌声交织,体现了周朝的礼仪之美。
通过“清台夜奏灵光紫,温室朝迎瑞日黄”的描写,诗人将祭祀的氛围渲染得生动而神秘,夜间的音乐与清晨的日光相辅相成,形成了和谐的整体,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定。最后几句转向对未来的展望,提到当今的权臣及明年的议事,暗示着国家治理的期许与不确定性。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意境上深远,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与文化底蕴,是对元代祭祀文化的一次生动描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描写祭天的盛大场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与皇权的威严。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郊祀庆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甘立
C. 杜甫
D. 白居易
“圜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皇权与天命
C. 经济
D. 自然
诗中提到的“乐歌不数汉文章”是赞美什么?
A. 汉朝的文化
B. 周朝的文化
C. 元代的文化
D. 唐朝的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甘立的《郊祀庆成》更多地关注于国家祭祀的庄重氛围与历史传承,而《登高》则侧重于个人的感慨与自然的景象。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注重宏大叙事,后者则体现了个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