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春涨》

时间: 2025-05-04 10:33:54

诗句

傍柳随花过碧浔,疏蓬短艇泊溪阴。

披蓑带雨携童去,笑弄西湖春水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54

原文展示:

傍柳随花过碧浔,
疏蓬短艇泊溪阴。
披蓑带雨携童去,
笑弄西湖春水深。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旁边,花瓣随风飘落,轻舟在碧绿的水面上缓缓划过;
稀疏的水草和短小的船只停泊在溪水的阴影下。
我披着蓑衣,带着小孩在细雨中出行,
一边嬉笑着玩弄西湖的春水,感受它的深邃。

注释:

  • :靠近,旁边。
  • :柳树,象征春天。
  • 随花:花瓣随风飘浮而过。
  • 碧浔:清澈的水面。
  • 疏蓬:稀疏的水草。
  • 短艇:小船。
  • 溪阴:溪水的阴影处,指光线较暗的地方。
  • 披蓑带雨:穿着蓑衣,抵挡雨水。
  • 携童去:带着小孩出行。
  • 笑弄:嬉笑玩耍。
  • 春水深:春天的水很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西湖及其春景常常出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西湖不仅是自然美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游赏的胜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献夫(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儿童一起游玩的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西湖春涨》以其清新的意境描绘了春天的西湖,展现了诗人与孩子共同游玩的快乐场景。开头的“傍柳随花”,便带出了一幅春日的画面:柔和的柳枝与飘落的花瓣共同构成了春的气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疏蓬短艇”,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小船在湖边停泊的情景,既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也暗示了生活的恬淡。接下来的“披蓑带雨”则是诗人的自我描写,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细雨纷飞,他依然带着孩子探寻自然的乐趣,形成了一种与自然亲密的关系。最后一句“笑弄西湖春水深”,不仅传达了欢快的气氛,也暗示了春水的丰盈与生命的旺盛。整首诗通过景与情的交融,表现出一种悠闲与快乐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傍柳随花过碧浔:描绘春天的西湖,柳树与花瓣相伴,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 疏蓬短艇泊溪阴:小艇在溪水阴影下停泊,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披蓑带雨携童去:诗人披着蓑衣,带着孩子在雨中出行,展现了自然中游玩的乐趣。
    • 笑弄西湖春水深:孩子们嬉笑玩水,融入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湖春水比作深邃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通过“笑弄”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增添了情感色彩。
    • 对仗:如“披蓑带雨”与“携童去”,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快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的到来,柔韧而富有生机。
  • :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现出自然的无常与美好。
  • 短艇:象征着自由与闲适的生活方式。
  • :孩子的纯真与快乐,增添了诗的温馨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 A. 柳树,花瓣
      • B. 山脉,海洋
      • C. 沙漠,森林
    2. 诗人带着谁在雨中出行?
      • A. 朋友
      • B. 小孩
      • C. 动物
    3. “笑弄西湖春水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快乐
      • C. 生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方献夫的《西湖春涨》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描写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乐趣,后者则表现了人生的感慨与情感的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传记》
  • 《西湖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思越中旧游寄友 山中言事 山中即事 送江阴霍明府之任 赠江南僧 暮冬书怀呈友人(一作喻凫诗) 题碧溪山禅老(一作赠鹤隐寺僧) 嘉兴许明府 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 越中言事二首(咸通八年琅琊公到任后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渺湎 认死扣儿 枯蓬断草 甘字旁的字 包含迤的词语有哪些 岩径 香字旁的字 户籍警 以大恶细 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少安无躁 拒谏饰非 矢如雨集 分絶 王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