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2:51
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
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
在清冷的夜晚,宫中的车队从建章宫驶出,身穿紫衣的小队走了两三行。
在石栏杆旁,银色的灯光照过,映照出芙蓉叶子上的霜。
“建章宫”是古代帝王的居所,常提及于诗词中,象征着权力与繁华。而“芙蓉”则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代表着女性的美丽与清雅。霜的出现,预示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萨都剌(生卒年不详)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原名萨都剌,字子昂,号寒山。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宫廷景象,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静谧。
《秋词》以清冷的夜晚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显凄凉的宫廷画面。开篇的“清夜宫车出建章”,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静谧的夜晚,随着车队的缓缓驶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寂静。“紫衣小队两三行”则展现出宫中侍卫的仪态,紫色衣袍在夜色中显得尤为高贵,但两三行的数量又增添了几分孤单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则以灯光照耀出的细节,勾勒出秋夜特有的清冷。霜是秋天的象征,映照在芙蓉叶上,给人一种美丽却又凉意十足的感觉。诗中通过景物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与思考,营造出一种愁思的氛围。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与思索,蕴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夜的宫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反映出一种萧瑟的情绪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
《秋词》中的“建章”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山
B. 一座宫殿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寺庙
诗中“紫衣小队”代表什么?
A. 宫女
B. 侍卫
C. 画师
D. 学者
“芙蓉叶上霜”中的“霜”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秋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繁茂
D. 冬天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