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2:1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2:18:17
《探春慢 新正四日东华门道上同徐电发并辔作》
作者: 陈维崧〔清代〕
冰泮金塘,雪消碧瓦,已将春霁閒作。
画鼓敲时,绣旗飏处,辇道晴丝娇惰。
辽后妆楼在,记楼上朝天梳裹。
如今白玉栏杆,无数燕泥轻堕。
词客吟情无那。怕路近天家,鞭影微亸。
一抹斜阳,几朝禁苑,墙下橐驼閒卧。
纵到花开日,问曾否连昌上锁。
多少新愁,恰被宫莺啼破。
春天来临,冰雪消融,阳光普照,春意盎然。
画鼓声声,绣旗飘扬,阳光下的辇道显得格外懒惰。
辽朝的妆楼依旧在,想起楼上朝天梳妆的情景。
如今白玉做的栏杆上,多少燕子轻轻落下泥土。
词人吟咏情感无奈,怕是离天家太近,马鞭轻轻摇动。
斜阳映照,几次在禁苑旁,墙下的驼马悠闲地卧着。
即使等到花开的日子,问问是否曾锁住连昌。
多少新愁,被宫里的黄莺啼叫打破。
陈维崧(约1640年-约1718年),字子华,号梅溪,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尤其以豪放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追问。
《探春慢》写于清代新春时节,正值盛春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探春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淡忧愁。诗的开头用“冰泮金塘,雪消碧瓦”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感觉。随着画鼓声和绣旗飘扬,春天的氛围愈加浓厚,辇道上的懒惰也暗示了人们在春日中放松的心情。
然而,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逐渐展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辽后妆楼的回忆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而“词客吟情无那”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忧虑。虽然春天带来了美丽的景色,但内心的愁苦却难以消散。
最后,诗人以“多少新愁,恰被宫莺啼破”结束,体现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诗歌主要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愁苦,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往昔的怀念。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传达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内心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画鼓”代表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皇家的庆典
C. 诗人的心情
D. 自然的声音
“多少新愁”中的“新愁”指的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现实的困惑
C. 对往昔的怀念
D. 对春天的感慨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兴奋
B. 宁静
C. 忧伤
D. 期待
答案:1.B 2.B 3.C
《钗头凤·世情薄》
《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