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37
老去探春每怕迟,
酒朋棋伴日相追。
无心柳絮当人起,
有意桃花背马随。
台榭草蒿离乱后,
往来弦管古今悲。
幽崖尚虑残梅在,
玉笛丁宁莫放吹。
年纪渐长,探春时节总是害怕来得太晚,
与酒友下棋的日子一天天追赶着。
柳絮无心地随风而起,
而桃花却有意地跟随在马后。
台榭的草木在乱后渐渐凋零,
古今往来的乐声依旧带着悲伤。
即使在幽静的山崖上,也时常担心残梅的存在,
所以请不要轻易放下玉笛的吹奏。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关心社会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李梦阳对春天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随着年岁增长对春天的期待与惧怕,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探春》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李梦阳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开头便以“老去探春每怕迟”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但又因年纪的增长而感到不安,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接下来的描写中,酒朋棋伴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然而柳絮与桃花的意象则表现了春天的无情与有情,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追寻。
“往来弦管古今悲”的句子则使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穿梭,音乐的悲切与往昔的追忆交织在一起,令人感伤。最后,幽静的崖边,诗人对残梅的担忧,和对玉笛的叮嘱,形成了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美好的执着。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流逝的思索,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春天比作生命的希望)、拟人(如柳絮、桃花有意无心的表现)、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命流逝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老去探春每怕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无心柳絮当人起”中的“无心”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往来弦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