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开先寺》

时间: 2025-05-01 15:01:28

诗句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1:28

原文展示: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悬的瀑布从半空中飞落,声响传遍人间。不要因为这个潭水看起来小,就小看它的力量,它可以摇动庐山的根基。

注释:

  • 瀑布:指从高处落下的水流。
  • 半天上:半空中,形容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
  • 飞响:形容瀑布的声响如飞鸟般迅速。
  • :水潭,指瀑布的下游水潭。
  • 匡庐山:指庐山,古代有“匡庐”之称,山势巍峨,气势宏伟。

典故解析:

“匡庐”是指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众多。诗中提及庐山,强调了潭水的力量与自然景观的壮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因其豪放的诗风和独特的视角而受到赞誉。他在文学上追求个性化和情感的真实表达。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梦阳游历庐山时,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开先寺》通过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的伟力和内心的感慨。诗的开头“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通过动感十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壮丽的场景,仿佛能听见水流的轰鸣声。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也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下来的“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潭水的力量,甚至可以撼动巍峨的庐山,表现出自然的崇高与不可小觑的威力。整首诗气势磅礴,表现了自然的奇美与人类的渺小,激发了读者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瀑布半天上”:描绘了瀑布从悬崖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给人以视觉冲击。
    • “飞响落人间”:形容瀑布的水声如飞鸟般迅速地传到人间,增强了声音的动感和空间的广阔。
    • “莫言此潭小”:自谦地指出不要小觑这个潭水的体积。
    • “摇动匡庐山”:强调潭水的力量,可以影响到庐山的根基,表现出自然的伟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瀑布的声响比作飞鸟,生动形象。
    • 对比:潭水的“小”和庐山的“大”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力量的巨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彰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意象分析:

  • 瀑布:象征着力量与动感,表现自然的伟力。
  • 潭水:代表着一种深邃与包容,即使体积小也能蕴含巨大力量。
  • 庐山:象征着壮丽与永恒,强调自然的雄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匡庐山”是指哪个山? A. 泰山
    B. 庐山
    C. 嵩山
    答案:B

  2.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夕阳西下
    B. 瀑布飞流直下
    C. 竹林深处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潭水的特点是: A. 深不可测
    B. 清澈见底
    C. 小而有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梦阳的《开先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但李梦阳更强调自然的力量,而王之涣则注重景色的广阔与壮丽。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庐山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定相死寇(丙申六月,京口) 士女 送康司业诗 焦尾辞 香奁八咏 其五 芳尘春迹 题薛兰英、蕙英《苏台竹枝词》 其二 投来使 春侠杂词(一十二首) 摘瓜词 老姑投国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互不相容 不失时机 唐伯虎 图文电视 包含一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刨梢 隶字旁的字 立少观多 时移势迁 打开头的成语 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和乐且孺 琳琅满目 火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甄才品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