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26:27
恭和瞿年伯临难诗即以奉挽
——方以智
漫云嚼齿枕戈眠,
胜过祥兴已四年。
占历自知当赤伏,
骑箕先此告苍天。
奔归灵武非无策,
独守荥阳亦宿缘。
莫以人间论成败,
虞山一字比燕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追思与哀悼。
漫无边际的云彩中,磨牙的我枕着戈矛安眠,
这种安宁胜过祥和的日子已经过去四年。
依靠历书我知道将要遭遇赤伏(困境),
早在此之前就骑着箕(星象)告天。
奔归灵武(故乡)并不是没有办法,
独守荥阳(安定)也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缘分。
不要以人间的标准来论成败,
虞山的一个字比燕然(燕山)更为珍贵。
方以智(1611-1671),字子猷,号方观,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诗人。他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尤其以其对科学的探索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而著称。
这首诗写于明末动荡的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方以智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追思与深切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死、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切入,表达了对朋友的追悼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漫云嚼齿枕戈眠”,形象地描绘了在战乱中人们的焦虑与不安,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局势的深刻感受。接着,通过“占历自知当赤伏”,诗人展现了他对未来厄运的预知,暗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奔归灵武非无策”,虽然面临困境,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归属与安定的渴望。最后两句“莫以人间论成败,虞山一字比燕然”,则是对成功与失败的反思,强调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价值,表现了他对人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又有对历史的反思,显示了诗人丰厚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命运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内在精神的价值高于外在成就,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感受。
诗中“漫云嚼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安宁
B. 焦虑
C. 快乐
“莫以人间论成败”的意思是什么?
A. 只看结果
B. 忽视精神价值
C. 不要用世俗标准评判
“奔归灵武非无策”中“灵武”指什么?
A. 一座山
B. 诗人的故乡
C. 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