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3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6:43
临江仙
沈尹默 〔清代〕
斗草拈花新活计,众中谁最颠狂。
薄情狂荡是春光。
才添梅额细,又画柳眉长。
红紫从今看不了,蜂媒蝶使齐忙。
莫教荡子早还乡。
留他三二月,处处醉芬芳。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作者通过斗草和拈花等活动,展现了春日的欢愉。众人中间,谁最为放荡不羁?春光薄情而狂荡,刚刚添上梅花的细腻,却又画上了柳眉的悠长。从今往后,红花和紫花都无法再看了,蜜蜂和蝴蝶都忙于采蜜。不要让那放荡的年轻人太早回乡,留他三两个月,在花香四溢的地方沉醉。
沈尹默,清代诗人,字子云,号逸云,江苏人。沈尹默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春天,处于生机盎然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露出对青春与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创作背景与当时社会的风气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临江仙》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场景与人们的欢愉心情。开篇的“斗草拈花新活计”便一语道出了春天的生机与乐趣。诗人将春天描绘为一个薄情而狂放的存在,似乎在传达着春光虽美,却又稍纵即逝的哲理。接下来的描写中,梅花与柳眉的细腻相映成趣,展现了春天的柔美。
“红紫从今看不了,蜂媒蝶使齐忙”一句,强调了春天的繁忙与生机,蜜蜂与蝴蝶的忙碌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热烈。而“莫教荡子早还乡”则是对青春的留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整首词在表现春天的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时光的珍视。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和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欣赏。
“斗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蜂媒蝶使”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