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1:36
微雨潇潇生嫩凉,藕花零落满池塘。
地宽月到中天小,气爽风过野水长。
观物无心参造化,开编有得即文章。
佳辰好景登高近,更索新吟入锦囊。
微微细雨轻轻洒落,带来了些许凉意,池塘里的藕花已经凋零,满池都是花瓣。大地宽阔,月亮到了正中间却显得渺小,空气清新,微风吹过,野外的水流也显得绵长。观察事物时心中无所挂碍,自然能领悟造化的奥秘,所写的文章便能蕴含深意。美好的时光和风景让我想要登高远望,更想从中获得新诗,珍藏在我的锦囊中。
弘昼(1645-1710),清代诗人,字子云,号浩然,晚号云山。生于江苏,出身士族,早年游历名山大川,后以诗名闻名。弘昼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秋日读书》作于清代,是弘昼在一个秋日细雨中读书时的感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此诗反映了他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以及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灵感。
《秋日读书》是一首描绘秋日情景的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藕花、月亮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在秋季的静谧氛围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以微雨和藕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柔和的秋日气氛,细雨轻洒、藕花凋落,正是秋天的特征,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地宽月到中天小”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渺小感,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在广袤的自然面前应保持谦逊。而“气爽风过野水长”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清爽气息,给人以舒适与宁静的感觉。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写作和思考的探讨,作者强调在观察自然时要心无杂念,才能领悟到自然的奥秘,从而创作出有深度的文章。最后一句“佳辰好景登高近,更索新吟入锦囊”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创作灵感的渴望,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获得的灵感与哲理,是一篇充满诗意和智慧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在宁静中读书写作的乐趣。诗人强调了心无杂念的重要性,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珍惜美好生活的态度。
选择题:诗中“藕花零落”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填空题:诗中的“观物无心参造化”意在强调__。
判断题:诗人认为在观察自然时,心中要有杂念。(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