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爱民碑》

时间: 2025-04-26 18:35:17

诗句

车马经过何处频,丰碑片片驿边新。

贫民但卖山头石,不是襄阳堕泪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5:17

原文展示

爱民碑
毛绍龄 〔明代〕

车马经过何处频,
丰碑片片驿边新。
贫民但卖山头石,
不是襄阳堕泪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车马频繁经过的地方,新立的丰碑映入眼帘。贫苦的百姓只好卖掉山上的石头谋生,他们并不是像襄阳那样因失去而悲泣的人。

注释

  • 车马:指交通工具,表明往来的频繁。
  • 丰碑:指纪念碑,象征着某种功绩或历史。
  • 贫民:指生活贫苦的人们。
  • 山头石:山上的石头,可能暗指自然资源。
  • 襄阳:古城名,历史上曾因战乱而遭遇悲惨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绍龄,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他的诗作常具情感深刻、思考敏锐的特点。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明代,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隐含对贫民生活的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怀。

诗歌鉴赏

《爱民碑》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诗作。首句“车马经过何处频”,描绘了繁忙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热闹的表象下却隐藏着贫苦的现实。诗人通过“丰碑片片驿边新”转入对丰碑的描写,暗示着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印记,丰碑象征着功绩与荣耀,但在贫民眼中,这些荣耀与他们的生活并无直接关系。

“贫民但卖山头石”一句,直接揭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生活的艰辛让他们不得不依赖自然资源谋生,而“不是襄阳堕泪人”则突显出一种对比。襄阳的悲泪是历史的沉痛,而这里的贫民则还在努力生活,尽管生活艰难,却依然保持生存的希望与尊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又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车马经过何处频”:描绘繁忙的交通,暗示社会的繁华。
    • “丰碑片片驿边新”:丰碑的建立象征着历史的记载和对功绩的铭记。
    • “贫民但卖山头石”:贫民生活艰难,被迫出售自然资源以求生存。
    • “不是襄阳堕泪人”:强调贫民并非历史的受害者,而是在努力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贫民与襄阳的对比,突显社会的不同层面。
    • 意象:用“丰碑”与“山头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历史的沉重与生活的希望。

意象分析

  • 丰碑:象征着荣耀与历史的铭记,但对贫民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象征。
  • 山头石:代表着自然资源与贫民的生计,暗示着自然与人类生存的紧密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丰碑”主要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功绩与历史
    • C. 贫穷
    • D. 自然
  2. 诗人对襄阳的提及意在强调什么?

    • A. 生活的富裕
    • B. 历史的悲惨与个人的坚韧
    • C. 对战争的怀念
    • D. 对未来的希望
  3. “贫民但卖山头石”这句中的“山头石”指什么?

    • A. 生活的希望
    • B. 贫民的生计
    • C. 战争的遗留
    • D.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但《爱民碑》更加直接地反映了贫民的生存状态,而《春望》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杜甫与明代诗人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癸亥初春浔阳江干作 鹧鸪天 鹧鸪天 依蓝烟韵 鹧鸪天 也题青竹的家 鹧鸪天 其二 西坝中秋 鹧鸪天 鹧鸪天·春暮寄姊 鹧鸪天 其二 与严霜、无斋同和寂园老人并效其体 鹧鸪天 其二 即事 鹧鸪天 和振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精择 两点水的字 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顽谗 舞态生风 包含咙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君子协定 克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诬谩 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须开头的成语 包含戢的成语 面有饥色 矜夸凌上 丨字旁的字 轮辋 薄祚寒门 罪该万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