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0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08:04
水龙吟 夜雨,晨霁,过宋家埂南桥,作此以寄贵阳熊建中,八叠前韵
单人耘 〔近代〕
陂塘新绿初稠,泡桐花落经行处。
粉云朱日,楼台倒影,天光融聚。
谁料昨宵,侵窗暗湿,千丝万缕。
纵平生侘傺,虽禁白发,满臆是,清狂句。
行吟未负晴朝,任凭他连城风雨。
青山欲渡,春波又暖,似闻莺语。
诗可怡人,挞愁浇恨,云何无补。
寄乡情一片,迢迢千里,慰天南侣。
这首词描绘了新绿的塘边,泡桐花瓣飘落的景象。粉色的云朵与红色的太阳照映在楼台的倒影上,天光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谁知道昨晚的雨水悄然侵入窗内,带来千丝万缕的湿意。尽管我平生常感到孤独与忧愁,虽已白发苍苍,心中仍满是清狂的诗句。我在这晴朗的早晨吟唱,任凭连绵的风雨。青山似乎在向我招手,春波渐暖,仿佛听到了莺鸟的歌唱。诗歌能让我愉悦,能浇灭愁恨,然而又有什么能弥补心中的缺憾呢?我寄去一片乡情,纵然千里遥远,仍愿能慰藉远方的朋友。
单人耘(本名不详),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年代,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风格常常兼具抒情与思辨,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雨后的清晨,诗人经过某个水塘,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内心的孤独情感。
这首《水龙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以“陂塘新绿初稠”引入,描绘出春天的生机,接着用“泡桐花落经行处”来增强画面的动感,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词中“粉云朱日,楼台倒影,天光融聚”展现了诗人眼中那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情景交融,令人陶醉。
在“谁料昨宵,侵窗暗湿,千丝万缕”中,雨夜的意象使人感受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湿冷,仿佛把诗人从美好的梦境中拉回现实。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孤独与忧愁,但“纵平生侘傺,虽禁白发,满臆是,清狂句”则展示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尽管岁月已过,心中仍充满激情与创作的冲动。
接下来的句子“行吟未负晴朝,任凭他连城风雨”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依然会坚持自己的道路,继续吟唱自己的诗歌。最后以“寄乡情一片,迢迢千里,慰天南侣”收尾,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情感,传递了温暖与友谊的美好。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人情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生活中有孤独与忧愁,他仍然以诗歌作为寄托,体现了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珍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单人耘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泡桐花”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丽与短暂
C. 富贵
D. 忍耐
“青山欲渡,春波又暖”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比喻
D. 对仗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水龙吟》这首诗词。希望提供的解析和背景信息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