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8:00
莫为离情消瘦。转瞬红闺携手。屈指近元宵,姊妹团圞如旧。知否。知否。恰好月圆时候。
不要因为离别的情感而消瘦。转眼间,我们就能在红闺中携手相聚。指尖数着日子,元宵节即将来临,姐妹们团聚的情景如往常一样。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正好是在月圆之时。
“月圆”象征着团圆、和谐的家庭氛围,常用来表达对团聚的美好期盼。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象征着家人团聚、欢庆丰收。
作者介绍:陈珍瑶,清代女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她的词多描写情感,尤其是女性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元宵节前夕,表达了对姐妹团聚的期待,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这首《如梦令》通过轻快的韵律和清新的意象,传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姐妹情深的细腻情感。开篇以“莫为离情消瘦”引入,既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感慨,又展现了期待团聚的坚定信念。接下来的“转瞬红闺携手”,则用轻快的语气描绘了姐妹间团聚的美好画面,带有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氛围。诗中“屈指近元宵”进一步强调了即将到来的节日,暗示着团圆的时刻迫在眉睫。而“姊妹团圞如旧”则展示了她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最后的“知否”一问,充满了亲昵与期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姐妹情深的眷恋。整首词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家庭团聚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对姐妹团聚的期盼,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传递出温暖和亲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屈指近元宵”中的“屈指”是什么意思?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珍瑶的《如梦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两者都表达了女性对离愁的感慨与对团聚的渴望,但表现形式上,陈珍瑶的词更显轻快和期盼,而李清照则更为沉重和深情,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