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曹刿论战》

时间: 2025-05-12 19:44:32

诗句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 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44:32

原文展示

《曹刿论战》
作者:左丘明 〔先秦〕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同遍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白话文翻译

在十年春天,齐国出兵攻打我们。国君准备出征,曹刿请求面见国君。乡里人说,肉食者(指贵族)出谋划策,曹刿对此表示不屑,认为肉食者庸俗,无法远虑,于是他进宫面见国君。国君问怎么打仗,曹刿道:“衣食的安宁不能独自享有,必须分给百姓。”国君回答:“我不会增加牺牲和礼物,必须以信义为先。”曹刿说:“小的信义未能建立,神明也不会保佑。”国君又说:“小的和大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察觉,必定要以情感来处理。”曹刿回答:“这是忠诚的表现。”于是他认为可以一战,便请求随行。大家一起乘车,去长勺作战。国君准备击鼓,曹刿说:“还不可以。”齐国人击鼓三次,曹刿说:“可以了。”齐国军队失败,国君想要追击,曹刿说:“还不可以。”他下车查看敌军的车辙,登上车轼向远方眺望后,才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战胜后,国君询问胜利的原因,曹刿回答:“打仗靠的是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军士气耗尽,我的士气却充沛,所以获胜。大国之事难以测量,恐怕会有埋伏。我看到敌军的车辙混乱,旗帜也倒下,所以才追击。”

注释

  • 肉食者:指的是贵族或统治阶级,意指他们的谋划常常缺乏实用性。
  • :在古代战争中,信义是决策和士气的重要因素,缺乏信义则难以得到士兵的支持。
  • :指的是处理事务时应有的情感和人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丘明,先秦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主要以《左传》和《国风》闻名。其作品在文学和历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对战事的分析和论述上,展现了深刻的军事智慧和政治洞察力。

创作背景

《曹刿论战》诞生于春秋时期,当时各国争霸,政治斗争频繁。其内容通过曹刿与国君的对话,深入探讨了战争的战略、士气和信义等重要因素,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和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曹刿论战》不仅是一篇军事论述,更是一部深刻的政治哲学作品。通过曹刿与国君的对话,左丘明展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士气和信义。曹刿的智慧和远见,使得国君在面对敌人的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而不是单凭武力和数量来决胜负。

诗中反复强调“信”和“情”,说明在任何战斗中,士兵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认同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曹刿的分析显示了他对战争深刻的理解,他不仅关注战术上的细节,还关注士兵的内心世界,这在当时的军事思想中极为先进。

在战斗中,曹刿的见解让国君避免了盲目的冲动,强调了观察敌军的状态和变化,这种理性的思考方式在当时的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曹刿的果断和敏锐使得国君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获得胜利。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体现了古代军事论述的特点,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使得《曹刿论战》在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描述战争的背景和国君的决策。
  •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揭示曹刿的身份和他面临的质疑。
  •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回应,表明他对贵族的轻视和自信。
  •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国君提出对战争的看法,强调分配民众的利益。
  •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反驳,指出小恩小惠不足以赢得民心。
  •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国君强调信义的重要性。
  •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继续论述,信义未建立,就得不到神明的保佑。
  •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国君谈及法律与情感的关系。
  •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认为可以作战,表明忠诚的重要性。
  • 战则请从。:曹刿请求随行作战。
  •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描述战斗的紧张氛围和曹刿的判断。
  •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国君想要追击,曹刿保持冷静。
  •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胜利后的反思,揭示战争的本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曹刿与国君的对话,展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突出曹刿的智慧。
  • 比喻:将士气与信义比喻为战斗的动力,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主题思想

《曹刿论战》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战争中士气和信义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代军事理论的深刻内涵。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了真正的战略思考不仅仅是战术的运用,更是对人心和情感的把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士气:代表战斗中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战斗结果。
  • 信义:作为战争和政治中最重要的道德力量,是凝聚人心的关键。
  • :体现了人性和人际关系在战争中的作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曹刿认为,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 A. 武力
    • B. 士气
    • C. 数量
    • D. 地势
  2. 国君在准备战争时,听取了谁的意见?

    • A. 将军
    • B. 曹刿
    • C. 贵族
    • D. 百姓
  3. 曹刿对“肉食者”的看法是?

    • A. 崇拜
    • B. 轻视
    • C. 尊重
    • D. 忽视

答案

  1. B (士气)
  2. B (曹刿)
  3. B (轻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孙子兵法》:古代军事经典,论述战争的策略与智慧。
  • 《左传》:历史记载,包含丰富的战争故事和政治智慧。

诗词对比

  • 《孙子兵法》与《曹刿论战》:两者均强调战略与士气的重要性,但《孙子兵法》更侧重于兵法和战术的系统论述,而《曹刿论战》则通过对话展现了政治与军事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左传》:左丘明的历史著作,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孙子兵法》: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作品,启发了后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释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biàn),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 同:遍)  曹刿: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年)。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伐:攻打。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谋:谋议。间:参与。鄙:鄙陋,目光短浅。乃:于是,就。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遍:一作“徧”,遍及,普遍。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加:虚报夸大。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狱:(诉讼)案件。察:明察。情:实情。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zhé),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败绩:军队溃败。驰:驱车追赶。辙:车轮碾出的痕迹。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遂:于是,就。逐:追赶,这里指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fú)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再:第二次。三:第三次。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伏:埋伏。靡:倒下。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

赏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 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争题材在《左传》中写得最好,详略得当,而且都有声有色,这篇文章就是一例。曹刿论战以“肉食者鄙”即当官的见识浅薄,不能考虑周全为理论基础,而他的深谋远虑开始的出发点是鲁庄公能否以百姓利益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鲁庄公对侍从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诚实,而非常注重鲁庄公以民情审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认为这属于对百姓忠心,可以一战。   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国军队,曹刿没有贸然行事,当齐军三次击鼓进军,才建议击鼓,一鼓作气,战胜齐军于长勺,这件事也成为以弱胜强的典范。《左传》对这场战争没有细致的描绘,简单地用曹刿的“未可”“可矣”概括了战争的经过,以便使战前战后的论战更加突出。如果说战前论战体现了曹刿的以民为战争之本的基本战略思想,那么,战后论战则体现了他的战术思想,“一鼓作气”成为作战打仗的经典理论。不过他不是只凭借勇力,“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则体现了他谨慎的态度。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丙辰午日 鹧鸪天 鹧鸪天二首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赴兰州飞机中 鹧鸪天四首 其三 鹧鸪天 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 鹧鸪天 次姜御史韵 鹧鸪天·宴罢中秋恰四朝 鹧鸪天 其七 春感集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乡宴 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自出新意 口字旁的字 牧靡 玉阶彤庭 包含槐的词语有哪些 磕头撞脑 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重雍袭熙 彐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名副其实 雷赴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