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其五 咏蟋蟀》

时间: 2025-05-06 07:57:49

诗句

秋到庭除,不知何事须频说。

做成悲切,诉向凄凉月。

断础颓垣,似为愁铺路。

声无歇,苔花如雪,点点秋棠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7:57:49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五 咏蟋蟀
作者:吴绮 〔清代〕
秋到庭除,不知何事须频说。
做成悲切,诉向凄凉月。
断础颓垣,似为愁铺路。
声无歇,苔花如雪,点点秋棠血。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了,庭院里一片肃杀,不知是什么事情让蟋蟀频频鸣叫。
它的声音悲切,仿佛在向凄凉的月光诉说着心中的苦闷。
断壁残垣,似乎为它的愁苦铺就了一条道路。
蟋蟀的声音不停歇,苔藓上如雪般的花朵,点点秋天的红色如同血迹。

注释:

  • 庭除:指庭院的清冷与荒凉。
  • 频说:频繁地鸣叫,表达着某种情感。
  • 悲切:悲伤而切实的情感。
  • 凄凉月:凄清的月光,常用来衬托孤独与悲伤。
  • 断础颓垣:破碎的墙壁,象征着荒凉与忧伤。
  • 声无歇:声音没有停止,表现出蟋蟀的执着。
  • 苔花如雪:苔藓上的花朵白皙如雪,象征着纯洁与秋天的肃杀。
  • 点点秋棠血:秋天的红色,形容凋零的美丽,暗含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绮,清代女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天,正值万物凋零之际,蟋蟀的鸣叫引发了诗人的感伤,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其五 咏蟋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蟋蟀的鸣叫,传达出诗人对秋天的深切感受。秋天是一个充满凋零与孤寂的季节,诗中的蟋蟀似乎在用声音倾诉着它的忧愁。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巧妙地将其与内心的感受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意象。
“声无歇,苔花如雪,点点秋棠血”一联,通过对比与象征,表现了蟋蟀的执着与秋天的凄凉,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的短暂。全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美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秋到庭除,不知何事须频说”:描绘秋天的庭院,蟋蟀频繁鸣叫,暗示着它内心的悲伤。
    • 第二联“做成悲切,诉向凄凉月”:蟋蟀的鸣叫似乎在向月光倾诉悲伤,月光的凄凉映衬了它的孤独。
    • 第三联“断础颓垣,似为愁铺路”:破碎的墙壁象征着失落与忧愁,蟋蟀的鸣叫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悲凉。
    • 第四联“声无歇,苔花如雪,点点秋棠血”:蟋蟀的声音没有停止,苔藓的白花与秋天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凋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蟋蟀的声音比作诉说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蟋蟀被赋予了情感与诉说的能力,让自然更具人性化。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与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蟋蟀的鸣叫,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与孤独的感慨,反映了秋天的悲凉与自然的轮回,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细腻而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蟋蟀:象征着孤独与无奈,它的鸣叫成为秋天的声音。
  • 月光:象征凄凉与冷清,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断垣残壁: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失落。
  • 苔花:代表着纯洁与美丽,同时也隐含着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蟋蟀的鸣叫代表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

  2. “苔花如雪”中“雪”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颜色
    B. 温度
    C. 形状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秋天的赞美
    B. 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 杜甫与《点绛唇 其五 咏蟋蟀》吴绮:两者均表达了秋天的孤独,但杜甫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吴绮则通过蟋蟀的鸣叫抒发个人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吴绮生平与创作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梅 道上 夜宴外家浣翠亭 浣花草堂 道上即事 雨夜读书 纳凉 雨后即事 游虎丘 大涤洞留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免战牌 闭塞眼睛捉麻雀 焌乱 臼字旁的字 性直口快 厄字旁的字 选妓征歌 通宵彻昼 波阜 包含霄的词语有哪些 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惧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大大落落 雨字头的字 不妨 剩水残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