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 十五夜雨》

时间: 2025-04-26 20:32:15

诗句

不是人孤明月,月还负却良宵。

如何三五雨潇潇。

偏滴助愁萋草。

云卷微寒入暮,一灯瘦影魂摇。

梦归宵短路迢迢。

今夜梦归须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2:15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十五夜雨
作者: 徐灿 〔清代〕

不是人孤明月,月还负却良宵。
如何三五雨潇潇,偏滴助愁萋草。
云卷微寒入暮,一灯瘦影魂摇。
梦归宵短路迢迢,今夜梦归须早。


白话文翻译:

这不是人孤单地仰望明月,而是月亮也辜负了这美好的夜晚。
为何在这三五的日子里细雨潺潺,偏偏滴落的雨水更增添了我心中的愁苦。
云卷来微寒的气息,夜幕降临,一盏灯下我瘦弱的身影在摇曳。
梦归的路途漫长,今夜的梦归需要早早去实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是人孤明月”:指的是人们在明月下常常感到孤独,这里强调并非只是孤独,更是月亮的无情。
  • “三五雨潇潇”:三五这个词常指农历的月日,这里指农历十五的夜晚,潇潇指细雨。
  • “萋草”:指生长茂盛的草,象征着愁苦的心情。
  • “一灯瘦影”:一盏灯下的瘦弱身影,代表孤独与寂寞。

典故解析

  • “良宵”:指的是美好的夜晚,通常与团圆、快乐相关。
  • “梦归”:常用于表达对故乡或爱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灿,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生平未有详细记载,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农历十五,象征着团圆与思念。然而,作者在明月之下却感受到孤独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十五夜雨》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作,通过对月亮和雨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中秋佳节时的孤寂心境。开头的“不是人孤明月,月还负却良宵”直接引入诗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常在明亮的月光下感到孤独的情感,月亮本该是美好的象征,却在此时成了辜负的角色。这种意象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也引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细雨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细雨不仅让人感到寒意,也加深了心中的愁苦。作者用“滴助愁萋草”进一步烘托出这种孤独感,萋草象征着生命的旺盛,却在此刻显得苦涩。最后,诗人通过“梦归宵短路迢迢”表达了对归家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强调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节日中的孤独与思念,虽有对美好夜晚的期盼,却被现实的雨水所淹没,给人以深刻的共鸣和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是人孤明月”:人们在明月下常感孤独,但此句强调月亮本身也无情。
  2. “月还负却良宵”:明月本应陪伴良宵,却成了令人失望的存在。
  3. “如何三五雨潇潇”: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夜晚,细雨绵绵,令人心伤。
  4. “偏滴助愁萋草”:雨水仿佛更添愁绪,萋草的浓密也显得愁苦。
  5. “云卷微寒入暮”:夜幕降临,寒气袭人,气氛愈发沉重。
  6. “一灯瘦影魂摇”:孤灯下的瘦影,象征着孤独与迷惘。
  7. “梦归宵短路迢迢”:归梦的路途漫长,表达对归属感的渴望。
  8. “今夜梦归须早”:告诫自己要早早追寻梦中的归宿,暗含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孤独感。
  • 拟人:月亮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云卷微寒入暮,一灯瘦影魂摇”,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佳节之夜,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通过对明月、细雨、寒云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人对温暖和归属的渴望与无奈,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团圆,亦是孤独的见证者。
  • 细雨:增添了愁苦与凄凉的氛围。
  • 萋草:象征生命的旺盛,但在此时却显得悲凉。
  • 一灯:孤独的象征,暗示着夜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良宵”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元宵节
    • B. 中秋节
    • C. 清明节
    • D. 端午节
  2. 诗人通过“雨潇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惊喜
    • D. 无聊
  3. “梦归宵短路迢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归属感
    • C. 旅行
    • D. 事业成功

答案

  1. B. 中秋节
  2. B. 愁苦
  3. B. 归属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对家的思念,但情感上更为直接与明朗,而徐灿的《西江月 十五夜雨》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更深的孤独与愁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徐灿诗词选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两同心·认丹鞋响 西江月·傍玉何曾暑热 婆罗门令 九日 十六字令·寻 金缕曲·枕上闲商略 增字渔家傲 行香子·蚕月桑津 柳梢青 记游 摸鱼儿 梦芙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贬词 車字旁的字 言类悬河 田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骑驴风雪中 新郎官 振聋启聩 邑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守车 愣愣瞌瞌 风魔九伯 白面儒冠 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