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若石之死》

时间: 2025-07-12 11:50:42

诗句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

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

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弛其惫,墙坏而不葺。

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

貙人立而爪之毙。

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50:42

诗词名称: 若石之死

作者: 刘基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
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
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弛其惫,墙坏而不葺。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
貙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白话文翻译:

若石住在冥山的阴影下,常常有老虎窥视他的领地。
若石带领家人昼夜警惕,日出时敲响警钟,日落时点亮灯火,
修筑墙壁,挖掘壕沟以防守。整整一年,老虎没有捕获任何猎物。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非常高兴,自以为老虎死了就不会再有危险。
于是,他放松了警惕,墙壁也不再修葺。不久,有貙听到牛羊和猪的声音而闯入来吃东西。
若石不知道那是貙,便驱赶它,但貙不走。
最后,貙站起来用爪子将他杀死。人们说若石只知道一而不知二,他的死是理所当然的。

注释:

  • 若石:诗中主人公的名字。
  • 冥山:指阴暗的山,象征危险和隐秘的地方。
  • :一种野兽,这里代指险恶的存在。
  • 其一其二:指知识的片面性,对事物只了解一部分而忽视了其他重要方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景文,号季高,明代初期诗人、政治家,文学造诣颇高。他的作品以深刻的哲理和历史思考见长。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社会对危险和警惕的思考,借用若石的故事,警示人们在面对危险时要全面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诗歌鉴赏:

《若石之死》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传达出深刻的哲理。诗中若石虽表面上有防备,但因一时的侥幸而放松警惕,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整首诗情节紧凑,层层递进,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危险时的盲目和无知。通过虎与貙的对比,突显了潜在威胁的复杂性与不可预见性。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叙述,更在探讨人性、智慧与生存的关系,警示人们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关注表面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若石生活在阴暗的山中,常受到老虎的威胁。
  2. 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若石带领家人昼夜警惕,清晨敲警钟,晚上点亮灯火以防御。
  3. 筑墙掘坎以守:他修筑墙壁,挖掘壕沟来守护自己。
  4. 卒岁虎不能有获:整年下来,老虎没有捕获任何猎物。
  5. 一日,虎死,若石大喜:一天,老虎死了,若石非常高兴。
  6. 于是弛其惫,墙坏而不葺:于是他放松警惕,墙壁也不再修缮。
  7. 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过了一段时间,有貙听到牛羊的声音进来觅食。
  8.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若石不知道那是貙,驱赶它但它不走。
  9. 貙人立而爪之毙:最终,貙用爪子杀了若石。
  10. 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人们评论若石只知道一而不知二,因此他的死是理所当然的。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虎与貙)、隐喻(虎象征表面威胁,貙象征潜在危险),以及象征(冥山象征不明的危险)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人们要具备全面的认知能力,面对潜在的危险时,不能仅凭表面现象行事。强调了警惕性的重要性,以及知晓事物多面性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冥山:象征潜在的危险和不明的威胁。
  • :象征明显的外部威胁。
  • :象征潜藏的危险,提醒人们要警惕不易察觉的危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若石所居之地是?
    • A. 太阳山
    • B. 冥山
    • C. 明山
    • D. 高山
  2. 若石为何放松警惕?
    • A. 因为有虎
    • B. 因为虎死了
    • C. 因为有家人
    • D. 因为墙坏了
  3. 最终导致若石死亡的动物是?
    • A. 老虎
    • B. 狼
    • C. 貙
    • D. 狐狸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若石之死》与《长恨歌》,两者都涉及到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但《长恨歌》更注重情感的描绘,而《若石之死》则是通过故事传达警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古代诗词中对于命运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揭示是共通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挽希白仁丈 木兰花慢 舟发丰城,风色甚驶,抵峡江,日未晡也 木兰花慢 寿贞素克 强村丛书用善本书室藏钞 木兰花慢(题广文克明菊隐) 木兰花慢(饯赵山台) 木兰花慢 和郑禧 木兰花慢·怕年来年去 木兰花慢 寄上元王木斋 木兰花慢 为李廷弼再举孙雏之庆 木兰花慢·向闲庭散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鸣金收军 肉字旁的字 近傍 东床娇客 烘笼 怒气冲冲 迈古超今 磊开头的成语 包含儇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依的词语有哪些 鸿图华构 龙字旁的字 出分子 士字旁的字 顽固堡垒 页字旁的字 胶滞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