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

时间: 2025-05-21 10:50:29

诗句

多情风雨,伴春来、忽又送春归矣。

弹指声中春九十,丽日轻云有几。

笑也含愁,醒还似梦,慵上高楼倚。

床头醽醁,判他真个沈醉。

萋萋芳草池亭,蝉前鴂后,到处愁人意。

拟趁良朋樱笋约,锦字奚奴先寄。

小钵研香,圆炉焙茗,寂寂帘垂地。

无憀频问,杏梁双燕归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0:50:29

原文展示:

多情风雨,伴春来忽又送春归矣。弹指声中春九十,丽日轻云有几。笑也含愁,醒还似梦,慵上高楼倚。床头醽醁,判他真个沈醉。萋萋芳草池亭,蝉前鴂后,到处愁人意。拟趁良朋樱笋约,锦字奚奴先寄。小钵研香,圆炉焙茗,寂寂帘垂地。无憀频问,杏梁双燕归未。

白话文翻译:

多情的风雨,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又悄然送走春日。转眼之间,春天已经过去九十天,明媚的阳光和轻柔的云彩又有几个呢?笑容中透出愁绪,苏醒过来仍然像在梦中,懒洋洋地倚靠在高楼上。床头的美酒,分明是使人沉醉的。池塘边芳草萋萋,蝉鸣和黄鹂的叫声交错,四处弥漫着愁苦的情绪。想趁着良友相聚,约定樱笋的时节,先寄出锦字给奚奴。小钵研香,圆炉焙茗,帘子静静垂下。无忧无虑地问候,杏树上双双燕子是否已经归来。

注释:

  • 多情风雨:指春季的风雨,具有感情丰富的象征。
  • 春九十:指春天已经过去了九十天。
  • 醽醁:美酒的意思。
  • 萋萋芳草:形容草木茂盛。
  • 良朋:好朋友。
  • 锦字: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词句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人事感怀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离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情、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词作,诗人通过春天的变化,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即以“多情风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愁绪和柔情的氛围。在诗中,诗人提到“弹指声中春九十”,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还透露出对春天的感伤。春日的阳光与云彩似乎在嘲笑着诗人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在“床头醽醁,判他真个沈醉”中,诗人通过对酒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沉醉感,似乎是在逃避现实的愁苦。接下来的自然描写“萋萋芳草池亭”,则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但又伴随着“到处愁人意”,这种矛盾的情感引人深思。

最后,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寄情于自然,然而“无憀频问,杏梁双燕归未”的结尾则是对友人归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情风雨,伴春来忽又送春归矣:春天的风雨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又悄然送走了春天。
  • 弹指声中春九十,丽日轻云有几:转瞬之间,春天已过九十天,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有多少呢?
  • 笑也含愁,醒还似梦,慵上高楼倚:即便笑着,也藏着愁苦,醒来依旧感觉像是在梦中,懒惰地倚靠在高楼之上。
  • 床头醽醁,判他真个沈醉:床头的美酒,分明是让人沉醉的。
  • 萋萋芳草池亭,蝉前鴂后,到处愁人意:池边芳草茂盛,蝉鸣和黄鹂的叫声交错,四处弥漫着愁苦的情绪。
  • 拟趁良朋樱笋约,锦字奚奴先寄:想趁着和好朋友相聚的机会,约定樱笋的时节,先寄锦字给奚奴。
  • 小钵研香,圆炉焙茗,寂寂帘垂地:小钵里研香,圆炉上焙茶,帘子静静垂下。
  • 无憀频问,杏梁双燕归未:无忧无虑地询问,杏树上双双燕子是否已经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春天,表现时间的流逝。
  • 拟人:阳光和云彩似乎在嘲笑诗人的愁苦。
  • 对仗:如“蝉前鴂后”,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变化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变幻。
  • 高楼:象征着一种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芳草: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美好,但又有愁苦的隐喻。
  • 燕子:象征着归来的期盼与友情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九十”指的是春天的哪一阶段?

    • A. 春初
    • B. 春中
    • C. 春末
    • D. 春天已过
  2. “床头醽醁”中的“醽醁”指的是什么?

    • A. 美酒
    • B. 美食
    • C. 花香
    • D. 乐器

答案:

  1. D. 春天已过
  2. A. 美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杨芳灿《念奴娇》 vs 苏轼《水调歌头》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杨芳灿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苏轼则更强调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绝 挽方武成二首 待制赵公伯泳哀诗二首 寄何立可提刑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臈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閤睡傍无侍者仆于户限眉鼻伤焉流血被面记以六言九首 其九 小饮 咏史二首 喜洪君畴除工侍内制 寄题杨懋卿孝感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魏的笔顺怎么写?这份魏字笔顺详解,让你不再为笔顺发愁_汉字笔顺学习 土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土字旁的字 表示笑的四字词语大全_带笑的成语及解释 风雨交加 橙黄桔绿 包含白的词语有哪些 蒲绒 包含忠的词语有哪些 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半部论语治天下 立字旁的字 13画汉字人名大全_13画字用于名字的汉字详解 异宗 内外感佩 人来客往 鸾剪 包含曛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