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婆罗门引 秋夜饮张荆门斋》

时间: 2025-07-30 00:03:22

诗句

重阳近也,枫残菊嫩不胜秋。

远峰相对如愁。

且喜闲斋无事,脱帽暂淹留。

看张郎新句,潇洒风流。

吟仙醉侯。

问此乐、人在否。

花下双螯在手,一笑奚求。

红灯影里,听清谈、靡靡胜王刘。

更何用、赵瑟齐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03:22

原文展示:

重阳近也,枫残菊嫩不胜秋。
远峰相对如愁。且喜闲斋无事,
脱帽暂淹留。看张郎新句,
潇洒风流。吟仙醉侯。
问此乐人在否。花下双螯在手,
一笑奚求。红灯影里,
听清谈靡靡胜王刘。
更何用赵瑟齐讴。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快要到了,枫树的叶子已渐渐枯黄,而菊花还未完全盛开,显得难以抵挡秋天的来临。远处的山峰相对,像是愁苦的模样。幸好在这闲暇的斋室中无事可做,暂时脱下帽子,停留片刻。看着张郎的新作,潇洒而风流。吟咏间,微醺如仙。问问此时的乐人是否在场?花下的双螯在手,一笑之间何必多求呢?在红灯的映照下,听那低声细语的谈话,胜过王粲与刘伶的豪放。更何须用赵瑟和齐歌来比拟呢?

注释:

  • 重阳: 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枫残菊嫩: 指枫树的叶子已经枯萎,而菊花还未完全盛开。
  • 张郎: 指张籍或张旭,两位诗人。
  • 双螯: 比喻酒杯或其他,意指饮酒作乐。
  • 靡靡: 形容轻柔、细腻,通常指音乐或谈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日常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秋季,重阳节临近,表现了作者在诗酒之间的闲适心境,反映出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婆罗门引 秋夜饮张荆门斋》充满了清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雅趣。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季节变换给人带来的感伤情绪,枫树的残败与菊花的娇嫩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转向自己所在的环境,提到“闲斋无事”,显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共享文艺,吟咏新作,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文化共鸣。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张郎作品的赞赏,更通过“吟仙醉侯”的意象,抒发了醉酒后那种超脱世俗的快乐与自由。诗人询问“此乐人在否”,显示出对友谊的珍惜与期待,而“花下双螯在手,一笑奚求”则体现了对生活简单快乐的满足。最后几句更是将这种闲适的状态提升到一种艺术的享受,认为轻松的谈话胜过华丽的歌舞,表达了一种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优雅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欣赏,传达出一种超脱于繁华,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重阳近也: 说明时节,给人一种即将到来的节日气氛。
    2. 枫残菊嫩不胜秋: 枫叶已枯,菊花娇嫩,寓意秋意渐浓。
    3. 远峰相对如愁: 山峰的远景带来一丝愁苦之感。
    4. 且喜闲斋无事: 诗人心态轻松,享受当下。
    5. 脱帽暂淹留: 暂时放松,享受此刻。
    6. 看张郎新句,潇洒风流: 欣赏朋友的诗作,赞美其才华。
    7. 吟仙醉侯: 诗人沉醉于诗酒之间,如同仙人般洒脱。
    8. 问此乐人在否: 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9. 花下双螯在手,一笑奚求: 享受当下快乐,不求更多。
    10. 红灯影里,听清谈靡靡胜王刘: 在温暖的灯光下,谈话的愉悦胜过豪华的歌舞。
    11. 更何用赵瑟齐讴: 不需要华丽的音乐,简单的交谈即可。
  •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枫残菊嫩”,展现出丰富的意象。
    • 比喻: “远峰相对如愁”,将山峰比作愁苦的心情。
    • 排比: 反复提及“乐人”、“双螯”,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强调友谊与诗酒之间的快乐,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重阳: 代表着传统节日,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枫菊: 反映季节变化,寓意生命的无常。
  • 红灯: 暗示温暖、亲密的氛围。
  • 双螯: 代表饮酒的乐趣,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重阳”节指的是哪个时间?

    • A. 农历九月初九
    • B. 农历八月十五
    • C. 农历十月初一
  2. 诗人对张郎的评价是:

    • A. 繁琐
    • B. 潇洒风流
    • C. 平庸
  3. 诗中提到的“红灯影里”暗示了什么?

    • A. 冷清的夜晚
    • B. 温暖的聚会氛围
    • C. 阴暗的环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慨,与董俞的闲适生活形成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 同样表现出对友谊与人生的思考,但更强调豪放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董俞诗文集》

相关查询

过淀湖泊石浦 怀杨仪部君谦 盂城晚眺 登越王城怀古 舟次京口逢故人 雪后次吴江 宫词四首 其三 莫厘远眺 宫词四首 宫词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榴榴 里字旁的字 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齐字旁的字 巨轮 鬥字旁的字 包含逸的词语有哪些 还兵 噬脐无及 茅屋土阶 抚缶 铁心石肠 何足 炉火纯青 风尘外物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