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27:27
丑奴儿慢
乙丑春三月,赴行在所,寓小石斋中,海裳盛开。
作者:陈曾寿 〔清代〕
幽斋客思,长傍愁阴黯黯。乍迎得芳姿多丽,睡足妆严。
烛底分明,羞侬丝鬓镜中添。争如不见,几回独语,空赋香奁。
尽护幔纱,迷濛雾重,料峭风尖。算犹胜梨花孤馆,卧雨厌厌。
堆枕红云,更无春梦到江南。几时嫣笑,日长风定,尽捲湘帘。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在幽静的房间中,思绪沉重、孤独的心情。初春时节,眼前的景色美丽动人,然而我却因沉重的愁绪而无法欣赏。烛光下,镜子中映出的我显得更加羞愧,几度独自喃喃自语,空虚地赋诗,感到一切都是徒劳。尽管窗帘紧闭,雾气弥漫,寒风刺骨,但我还是觉得比梨花孤独的房间要好,任凭细雨绵绵。堆着红色的枕头,春梦再也无法到达江南。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那嫣然的笑容,阳光明媚,风儿轻柔,把湘帘轻轻卷起呢?
陈曾寿(约1660-1730),字启明,号小石,清代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多受南宋诗人的影响,语言优雅,情感细腻,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具有一定的抒情性。
这首词写于乙丑年春季,诗人身处行在所的寓所中,寓意着在权势中心周围的孤独与思念。春天的来临,应该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时刻,但诗人却因内心的孤寂与忧愁感受不到春的快乐。
《丑奴儿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在这首词中,诗人首先描绘了幽静的环境,这种环境虽然让人感到宁静,但也因此更显得孤单。通过“愁阴黯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紧密结合,暗示了内心的抑郁。
接着,诗人用“乍迎得芳姿多丽”来表现春天的美丽景色,但此时的美丽却无法打动诗人的心。相反,诗人在烛光下看着镜中自己,感到更加羞愧,似乎是对自己情感的无能为力。反复吟咏的“空赋香奁”则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梨花孤馆”、“红云堆枕”等,呈现出一种悲凉而美丽的氛围。诗人最后的“几时嫣笑,日长风定,尽捲湘帘”,更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寻。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陈曾寿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幸福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深切思考。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陈曾寿
D. 白居易
“幽斋客思”中的“客”指的是谁?
A. 朋友
B. 诗人自己
C. 家人
D. 游子
“几时嫣笑,日长风定”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友情
B. 爱情
C. 自由
D.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