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41
细蕊繁花带月芳,新妆摇荡宋家墙。
银丛泛影通河切,酥的飘辉接梦长。
夕鸟几条垂滴滴,春空一片缀苍苍。
却嫌曙色催将晓,冷晕微收益渺茫。
细腻的花蕊与繁盛的花朵在月光中散发芳香,宛如新妆摇曳在宋家的墙上。
银色的花丛在河边泛起波影,细腻的光辉如同梦境般悠长。
几只黄昏的鸟儿在空中低飞,春天的天空中点缀着淡淡的蓝色。
可我却嫌弃晨曦的光辉催促着黎明的到来,微微的冷晕让人觉得渺茫而无望。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戏曲家。他的诗风独具个性,常以豪放、奔放著称,且作品中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月下梨花 其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月下梨花的景象,表达了个人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月下梨花 其二》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意象和深刻情感的诗歌。诗中描绘了月光下的梨花,细腻的花蕊与繁盛的花瓣在月色中显得格外动人,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作者通过“摇荡”的“新妆”与“宋家墙”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仿佛透过时光的隧道,让人感受到那种恬静而又美好的氛围。
而“银丛泛影通河切,酥的飘辉接梦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银色的花丛在水面上泛起波光,宛如梦境般永恒,给人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在这一片柔和的光影之中,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美。
然而,诗的最后几句却转向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却嫌曙色催将晓,冷晕微收益渺茫”,这表明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晨曦的到来仿佛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烦恼,冷晕的感觉更是让人觉得未来的渺茫。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感伤与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下梨花的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浓厚的个人情感。
诗中“细蕊繁花带月芳”主要描绘了什么?
“却嫌曙色催将晓”中“曙色”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几条夕鸟”主要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