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2:04
月下梨花 其三
作者: 徐渭 〔明代〕
丹轮皓质两微茫,
桂粟梨云斗浅黄。
万点绡痕春带水,
一庭雪影夜生香。
小星解照周衾伴,
不夜争悬汉帐倡。
讶道独禁风露冷,
曾听法曲立臾长。
这首诗描绘了月光下的梨花景象。明亮的月亮和清晰的光线显得有些模糊,桂树和栗树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浅黄。春水的波光粼粼,像点点绡痕,庭院的雪影在夜里散发着芬芳。星星似乎在照耀着周围的被褥,而不夜的星空争相悬挂在汉帐之上。让我惊讶的是,夜晚的风露竟是如此寒冷,我曾听到乐曲在此刻悠然响起。
这首诗中提到的“汉帐”可能指代汉代的宫廷或帐篷,代表着高贵和典雅的生活。诗中也提到了乐曲,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雅趣的追求。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豪放,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常用自然景物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也影响了后世。
《月下梨花》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于月下赏梨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徐渭的《月下梨花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光下的梨花之美,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夜晚安静时光的珍视。诗中运用清新的意象,如“丹轮皓质”、“万点绡痕”等,勾勒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晰的美感,仿佛让人置身于那月下的景色中。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春夜图景,还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了对音乐的向往与思考,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广度。诗人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也在思索人生的冷暖,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月下梨花美景的赞美,以及在这种美景中引发的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轮”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诗中提到的“雪影”主要是指什么?
诗人对夜晚的风露有什么感受?
答案: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月下梨花 其三》这首诗的意蕴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