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2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29:11
原文展示:
题《夏内史集》 柳亚子 〔近代〕 降旗夜竖石头城,蹈海孤臣耻帝秦。 国恨家仇忘不得,髫年十五便从军。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石头城上竖起了投降的旗帜, 独自逃亡的臣子,羞于向秦朝称帝。 国家的仇恨和家庭的冤屈,我一刻也不能忘记, 从十五岁那年就开始从军,投身战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柳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近代著名诗人、革命家。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具体创作背景需要结合历史资料进一步考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经历的坚定态度。首句“降旗夜竖石头城”描绘了一幅国家陷入困境的画面,而“蹈海孤臣耻帝秦”则展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后两句“国恨家仇忘不得,髫年十五便从军”更是凸显了作者从少年时期就投身战斗的决心和勇气。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柳亚子诗歌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经历的坚定态度,展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从少年时期就投身战斗的决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石头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洛阳
诗中的“耻帝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秦朝的认同 B. 对秦朝的羞愧 C. 对秦朝的不认同 D. 对秦朝的怀念
诗中的“髫年十五便从军”表明了作者从多少岁开始从军? A. 十岁 B. 十五岁 C. 二十岁 D. 二十五岁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