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19:54
当墙欲高行
龙欲升天须浮云。
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
谗言三至。
慈母不亲。
愤愤俗间。不辩伪真。
愿欲披心自说陈。
君门以九重。
道远河无津。
当墙壁即将升高时,
龙想要飞升天空必须依靠浮云。
一个人想要仕途顺利,必须依赖中间人。
众人的口舌可以熔化金子,
谗言传三次便可成真。
连慈母都可能不再亲近。
在这愤怒的世俗中,真伪难以辨别。
我愿意向你倾诉内心的想法,
可是君王的门像九重天一样高远,
道路遥远,河流无桥可渡。
曹植,字子建,号称“建安风骨”的代表性诗人,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因其才华横溢和创作的豪放风格而广受赞誉。他是曹操的儿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曹植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抱有高远理想却屡次未能实现,表达了他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当墙欲高行》通过隐喻与象征的手法,深刻表现了曹植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对仕途的无奈。诗中以龙的升天和浮云的依赖开篇,既显示了个人理想的高远,也暗含了实现理想所需的外部条件。继而提到“众口可以铄金”,这句反映了谣言与舆论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尤其在当时政治斗争激烈的背景下,谗言四起,真相难以辨认,令人感到绝望。
接下来,诗人自述心境,欲言而又止,表达出对世俗的愤懑和对真理的渴求,然而“君门以九重”,更显得接触权力的艰难与遥远。最后一句“道远河无津”,更是对前途的绝望与无助,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紧凑,通过细腻的修辞手法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曹植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艺术风采。
全诗通过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与愤慨,揭示了人际关系与权力结构的复杂性。
诗中“龙欲升天须浮云”意指什么?
“众口可以铄金”说明什么?
诗中提到“道远河无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