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 其一 逍遥游》

时间: 2025-05-12 11:15:16

诗句

鹏背几千里大,鹪巢祇一枝深。

赋形虽有殊质,取智终无异心。

姑射神肌似雪,宋人龟手酬金。

寄言匏落之子,莫向尘糠苦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1:15:16

诗词名称: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 其一 逍遥游

作者: 郭之奇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鹏背几千里大,
鹪巢祇一枝深。
赋形虽有殊质,
取智终无异心。
姑射神肌似雪,
宋人龟手酬金。
寄言匏落之子,
莫向尘糠苦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鹏鸟的巨大与鹪鹩的渺小,尽管它们的形态和特质各自不同,但追求智慧的心是相同的。姑射山的神女肌肤如雪般洁白,宋代人以龟手来酬金。最后作者劝告那些像匏落的孩子,不要在尘世中苦苦追寻。

注释:

  • :传说中的大鸟,象征宏大的志向。
  • 鹪巢:鹪鹩的巢,暗指渺小的环境。
  • 姑射:姑射山,传说中的仙境,寓意高洁。
  • 匏落:指匏落的子孙,象征着年轻人。
  • 尘糠:比喻世俗的琐事,不值得追求。

典故解析:

  • 鹏鸟:出自《庄子》,象征志向远大。
  • 姑射山:传说中的仙女居所,象征高洁的理想。
  • 宋人龟手:引申为对财富的追求,象征世俗利益。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郭之奇,明代诗人,作品多涉及哲理与自然。
  • 创作背景:诗作受《南华经》影响,反映作者对人生和智慧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鹏鸟与鹪鹩,展现了不同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其所象征的追求。鹏鸟的伟大与鹪鹩的渺小不仅是物质上的差异,更反映出追求智慧的同心。姑射的神女象征着理想与纯洁,而通过宋人的龟手则暗示了世俗的贪婪。最后,寄语“匏落之子”,是对年轻人的告诫,提醒他们不要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迷失自我。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思考,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鹏背几千里大”:用鹏鸟的巨大来象征志向的广阔。
    2. “鹪巢祇一枝深”:鹪鹩的巢穴之小,反衬鹏的伟大。
    3. “赋形虽有殊质”:形态和特质的差异。
    4. “取智终无异心”:追求智慧的心态是一致的。
    5. “姑射神肌似雪”:神女的美丽与纯洁。
    6. “宋人龟手酬金”:象征世俗对财富的追求。
    7. “寄言匏落之子”:对年轻人的劝诫。
    8. “莫向尘糠苦寻”:告诫不要在琐事中迷失方向。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鹏鸟与鹪鹩的对比,表现志向与追求。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智慧的追求与世俗的纷扰,鼓励人们保持高尚的理想,不被尘世的琐事所累。

意象分析:

  • :象征伟大的理想与志向。
  • 鹪巢:代表渺小与局限。
  • 姑射:象征理想与美好。
  • 尘糠:比喻世俗的琐事与烦恼。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鹏”象征什么? A. 渺小 B. 伟大 C. 世俗
    2. “鹪巢”是指什么? A. 大鸟的巢 B. 渺小的居所 C. 仙女的居所
    3. 作者劝诫年轻人要如何? A. 追求金钱 B. 不要迷失于尘世琐事 C. 要努力学习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逍遥游》:庄子,探讨自由与理想。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 诗词对比

    • 郭之奇与庄子的《逍遥游》:两者均探讨人生的理想与自由,郭之奇在继承庄子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理解与体悟。

参考资料:

  • 《庄子》:探讨道家哲理和思想。
  • 《中国古代诗词选》:包含明代及其他朝代诗人的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王孙·心中无事气神和 越州歌二十首 送皇甫秀才下荆州 忆王孙 隆州 大元皇后游蓬莱岛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九 黄金台和吴实堂韵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峭惨 黽字旁的字 锥画沙 蒙开头的成语 晧然 岸谷之变 连云叠嶂 捐弃 包含细的成语 循次而进 雷霆之怒 角字旁的字 祗勤 車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巷结尾的成语 居必择邻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