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1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12:16
乍圆还缺相调弄。也是如春梦。有形毕竟有消时。只是较人差久少人知。迟回閒恋花閒影。便道秋宵永。侬今何遽不风光。一晌清灵不散万年长。
这圆月时而圆缺,仿佛在调皮地逗弄人。就像春天的梦一样,虽然有形,但终究会消逝。只是相比于别人,我的生活却显得久少人知。迟迟回首闲恋着花影,便说秋天的夜晚是多么漫长。你今天为何不显现光辉?这一瞬间的清灵之美,仿佛能在万年间不散去。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重要诗人和思想家,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哲理思考,具有较强的个性风格。
《虞美人 问月》创作于王夫之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与美好瞬间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虞美人 问月》一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月亮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开篇即以“乍圆还缺”引入,月亮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无常。诗人将月亮比作春梦,隐喻着世事的短暂与美好,体现了他对美的渴望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接下来的“只是较人差久少人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独白,似乎在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少有人知。这个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带有一种自我反思的色彩。
“迟回闲恋花闲影”,写出了诗人在美丽的秋夜中对花影的沉醉,表现出一种悠闲和惬意。随之而来的“便道秋宵永”,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展现出诗人对这种美好瞬间的珍视与留恋。
最后一句“侬今何遽不风光”,则是对月亮的呼唤,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王夫之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以月亮为引,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瞬间的珍贵,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月光下反思人生,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中“乍圆还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月亮的虚幻 b) 人生的无常 c) 春天的美好
“只是较人差久少人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忧伤 c) 快乐
诗中提到的“秋宵”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1.b 2.b 3.c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虞美人 问月》这一首诗!